240
收录了3869篇文章 ·3469个问题 · 0人关注
0

国家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吗

国家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吗2010年国家赔偿法修订,将精神损害赔偿列入国家赔偿的额范围,但是之后的几年,该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一直受争议。2014年最高法院出台并印发了《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条款,应当以公民的人身权益遭受侵犯为前提条件,还应当严格依法认定侵权行为是否致人精神损害以及...

0
0

两审终审制上诉日期的规定

两审终审制上诉日期的规定 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上诉情形为: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上诉的法定条件 1、...

0

查封车辆申请书怎么写

查封车辆申请书怎么写查封车辆申请书申请人:XXX,男,汉族,1978年5月6日生,身份证号码: xxxxxx19780506xxxx,住址:XX市XX区XX路146号XX阁C栋1802房被申请人:XXXX集团(XX省)分公司住所:XX省XX市XX区XX南路260号法定代表人:XXX,职务:董事长联系电话:02x-xxxxxxxx申请事项:请求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查封(车档)、扣押被申请人所有的X...

0

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是终审吗

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是终审吗不是。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二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程序抗诉。《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所谓两审终审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法院审判案件,就审判程序而言是两审终审制,就法院体...

0

文物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有哪些

第一条为规范文物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以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对违反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文物行政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法律、...

0

人民法院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若干问题的规定!

日前,最高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若干问题的规定》,应该说该项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执行过程中财产价格如何确定处置价格有积极的作用。以往,我们执行程序中,对于财产处置必须要通过评估这一必要环节,但是评估由于耗时长、收费高,备受诟病,往往导致执行过程中财产处置期限被延长,效率低下,但是本规定的出台,将打破传统评估模式。小编对规定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明确财产处置程序的各项...

0

纪检组是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吗

纪检组是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吗《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4条规定,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全国招标投标工作,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国务院的职能机构。国家发改委的前身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是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纪检组纪检组,是监督、检...

0

扣缴税款属于行政强制执行吗

一、扣缴税款属于行政强制执行吗不是的。对已缴纳税款,但拒不缴纳滞纳金的,税务机关可以单独对纳税人应缴未缴的滞纳金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0条第一款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滞纳金,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滞纳金,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扣款、...

0

司法审判,行政执法机关的地方保护主义逃债是指什么

司法审判,行政执法机关的地方保护主义逃债是指什么1、受理案件的地方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作出有利于地方利益保护的行为;2、地方法院在对外地法院的送达、调查、执行等有损地方利益时,故意置之不理,久拖不办;3、地方的党政机关从维护地方利益出发,对外地法院设置障碍,对本地法院施加压力。行政执法机关的地方保护主义逃债1、有的政府领导同志明确指示肥水不流外人田;2、金融部门的地方保护主义逃债;3、工商部门的地...

0

法院滥用强制措施该怎么办

法院滥用强制措施该如何处理 法院滥用强制措施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请求司法审判监督,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

0

夫妻财产约定要如何公证

夫妻财产约定要如何公证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分两种形式:一是未婚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二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协议,办理公证。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步骤:第一步,当事人要准备如下几种材料: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权;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

0

三大诉讼法的共同原则

1、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该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人民法院是国家唯一的审判机关,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一权力。 第二,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审判权是独立的,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三,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必须严格依法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各项规定,既要遵守实体法,又要遵守程序法。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0

公证证明作为证据其效力如何

公证证明作为证据其效力如何 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公证证明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定程序对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法律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公证机关行使职权是司法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公证证明一般都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助于人民法院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有效预防或者解决纠纷。 在民事诉讼中,...

0

民事案件错案该怎么申诉

民事案件错案该怎么申诉民事诉讼出现错误的判决时,申诉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上诉和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可向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向法院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0

夫妻单方举债的举证责任是什么

夫妻单方举债举证责任是什么对于夫妻单方举债的,原则上由举债方举证。即举债者认为属于共同债务,而另一方认为属于举债者个人债务,应当由举债者承担举证责任,如果举债者不能证明属于共同债务,则应当认定为举债者个人债务。但对下列情况,其举证责任分配和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则可有例外:(1)、举债方认为是夫妻另一方的个人债务,另一方主张是共同债务,由主张是另一方个人债务的举债者承担举证责任。如果举债者不能证明是...

0

保证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是多长

保证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担保追偿权是指担保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之后,享有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从担保追偿的定义可以看出,追偿权必须是在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之后才能够行使,如果担保人并没有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任何责任,担保人是不能够要求债务人提前偿还的。但是在保证这种担保方式中,存在一种例外情形,即保证人追偿的权优先行使。根据《担保法》第32条、《企业破产法》第51条的规定,当人...

0

民事终审后申请再审可以吗

民事终审后申请再审可以吗可以申请再审。一、申请再审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权利《民诉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二、申请再审的权利不能滥用当事人申请再审,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是只有在符合《民诉法》第二百条规定的情...

0

调解结案需要撤诉吗

调解结案要不要撤诉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过调解的方式结案的,原告是不能撤销案件的,调解结案也是法院处理民事案件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八条 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

0

担保追偿怎么计算诉讼时效

担保追偿怎么计算诉讼时效 关于担保追偿权诉讼时效这个问题,担保人在行使追偿权时当注意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担保法解释》第42条的规定,担保人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诉讼时效,自保证人向债权人承担责任之日起2年内。同时《担保法解释》第21条规定,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担保人享有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担保人未主张前述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承担保证责任后,不得向主债务人行使追偿权,除非主债务人同意给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