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用卡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随之而来的信用卡逾期还款难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将围绕信用卡逾期还款的起诉标准和坐牢风险,对比2021年和2020年的情况为读者提供详细的分析。
2021年,信用卡逾期起诉的标准主要分为两种情况: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1)民事诉讼:信用卡逾期金额未超过5万元银行多数情况下选用民事诉讼的办法实行追讨。
(2)刑事诉讼:信用卡逾期金额超过5万元,银行起诉多为刑事诉讼。
(1)信用卡逾期金额超过1万元,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要被提起公诉以追究刑事责任。
(2)逾期金额达到5万元,且存在恶意透支表现,如逾期三个月以上、两次催收无效等,银行会冻结持卡人卡片并将其列为禁止客户(黑名单),同时会强制施行。
2020年,信用卡逾期起诉标准相对较低,以下几种情况可能被起撕
(1)信用卡逾期金额达到5000-10000元,银行可能采用民事诉讼。
(2)逾期金额超过1万元,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银行可能采纳刑事诉讼。
(1)逾期金额达到1万元,且存在恶意透支行为,如逾期三个月以上、两次催收无效等,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要被提起公诉以追究刑事责任。
(2)逾期金额达到5万元,且存在恶意透支行为,银行会冻结持卡人卡片,并将其列为禁止客户(黑名单),同时会强制实行。
2021年信用卡逾期起诉标准相对2020年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刑事诉讼的门槛从1万元提升到了5万元。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信用卡逾期疑问愈发严重,银行为了追讨欠款,增强了起诉标准。
2021年信用卡逾期坐牢风险较2020年有所减低,主要体现在逾期金额超过1万元的恶意透支行为不再直接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但需要关注的是逾期金额达到5万元的恶意透支行为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综合分析,2021年信用卡逾期起诉标准和坐牢风险相较于2020年有所调整但总体上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为避免逾期还款带来的风险,持卡人应合理消费,准时还款。一旦逾期应尽快与银行沟通,寻求应对方案,以免陷入法律纠纷。
提醒广大持卡人,信用卡逾期还款不仅会作用个人信用记录,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在利用信用卡时,务必留意本身的消费行为,合理规划财务避免逾期还款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