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官员,多处房产,并大额资金通过子女入股公司,违法吗?可

2023-06-06 06:57发布

公务员官员,多处房产,并大额资金通过子女入股公司,违法吗?可以举报吗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5条回答
谢小东
1楼-- · 2023-06-06 20:47
可以举报的
刘振兴
2楼-- · 2023-06-06 20:48
其不合法可以举报
李瑞轩
3楼-- · 2023-06-06 20:48
你好,不合法的话可以举报
吴静波
4楼-- · 2023-06-06 20:54
这是不合法的
曾雍雅
5楼-- · 2023-06-06 21:02
向纪检委举报

相关知识

    这两位公务员因执行领导命令被判刑,以后别背锅了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2-02 14:01

    领导如果下了指示,你会怎么办?大多数体制内的朋友一定会坚定贯彻执行,哪怕心里不认可,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上命难为,自己毕竟还要在单位里混下去,再说了,领导都敢下命令,下面照做了又会有多大问题呢?然而,河南永城的两位官员,却因为坚决贯彻执行了领...

    美国关于反腐的法律法规(美国是在哪一年通过的《外国腐败行为法》的)

    来源:涉外法律 时间:2021-08-29 16:20

    1.美国是在哪一年通过的《外国腐败行为法》的 1977年。作为惩治贿赂外国官员行为的全球第一部法律,1977年出台的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简称FCPA)是美国当前惩治跨国公司对外国...

    全国首例!2名公务员因执行领导命令被判刑!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20:20

    来源:法制晚报、河源普法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

    央行大招来了!2019年起微信支付宝消费5万 转账20万以上 就可能被监控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2-25 11:08

    转账20万以上或受监控哪些行为可以免报大额交易?  央行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大额交易,如未发现交易或行为可疑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可以不报告:  (一)交易一方为各级党的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人民政协机关和...

    一人犯罪,影响子女考公,这个限制到底该不该废除?

    来源:其它 时间:2023-11-09 09:53

    委员建议取消罪犯子女考公限制引争议,父母犯罪影响孩子究竟合不合理? 近日两会正在如火如荼的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关于建议消除对犯罪子女考公的限制引发了不小的热议,今天我也姑且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

    股东资格确认纠纷常见问题

    来源:其它 时间:2022-12-03 11:02

    实践中大量存在股权激励现象,股权激励作为公司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手段,对防止人才流失起到积极作用。 1.股权激励中的股东资格确认 一般的公司通过设立股权池分批将股权授予激励对象。在此主要看是否可依相关协...

    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非法集资典型案例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1-28 10:55

    01个人借款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案例一:被告人王某某于2008年至2013年期间,以投资陶土生意为名,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向社会公众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并支付高息(月息2%)吸收朱某某、闫某某等十余人资金,登记吸收资金数额达390.9万元。 ...

    多处查征信但没有逾期(多处查征信但没有逾期有影响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20:04

    如果贷款记录多,但是还款从未逾期,都是正常还款,且借款人的收入稳定,还款能力很强,那么贷款记录多影响不大,但也并不是就没有影响了。因为现在的贷款基本都需要查征信,使用时也会上征信,不少人习惯在各个借款平台借款,但对自己的征信状况并不了解。想...

    教师可以投资违法吗(教师可以投资股票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2:28

    在职在编教师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是不允许经商的。? 《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 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十四)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从事或者...

    “结婚黄牛”18个月内四婚四离,法院决定...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10 14:48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大热和房价持续攀升,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实现经济的合理可持续发展,许多大中城市相继出台了针对住房市场的限购限贷政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民事主体铤而走险利用假结婚的途径获取相应的政策红利如获得购房资格等现象日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