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审后申请再审变更,增强请求事项,会被驳回申请吗。

2023-06-06 17:04发布

一,二审后申请再审变更,增强请求事项,会被驳回申请吗。
友情提示: 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0条回答

相关知识

    法院二审调解后可以申诉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6:49

    再审流程申请再审一、申请再审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再审申请,申请再审人应是原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以及原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继受人及其近亲属。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

    证明债务是否履行的举证责任应由债务人承担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1-09-18 23:07

    证明债务是否履行的举证责任是不是由债务人承担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刘×滇,男,51岁,住本市西城区。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刘×环,女,68岁,住本市西城区。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刘×平,男,...

    二审可以更改诉讼理由吗(上诉至二审法院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8:34

    二审中不可以改变一审诉讼理由。 诉讼理由已经在一审中陈述并记录在案,诉讼理由在诉讼程序中属于法理说明,既然说明了,记录在案了就是判案的依据之一,不可改变。 但在二审中可以补充与追加诉讼理由,作为一审诉讼理由的法理补充。 客观存在而又可以证明...

    最高法院案例:同宗土地连续变更登记案件的起诉与受理

    来源:征地拆迁 时间:2022-04-20 11:10

    【裁判要点】同一土地经初始登记后又转移登记或者多次转移登记,原利害关系人对初始登记或首次转移登记行为提起诉讼,被诉登记行为未被撤销或确认无效的,原利害关系人再对后续转移登记行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既不违背物权法确立的不动产物权登记...

    最高法院判例:复议请求不明确的,复议机关不得迳行不予受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7 14:39

    【裁判要点】行政复议申请材料齐全、内容表述清楚,是行政复议机构准确把握申请人的利益诉求,正确判断是否应当受理的前提。当申请人在提起复议申请提供的相关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时,行政机关应依法通知申请人补正,如行政机关未经通知补正迳行决定不予...

    最高法案例:“息诉罢访”协议是否可诉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14 08:14

    ☑裁判要点行政机关与上访人签订的息诉罢访协议,实质上是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公共利益和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根据属地主义原则在其职责权限范围内,与上访人达成的有关政府出钱或者是给予其他好处、上访人息诉罢访等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

    能否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又告知当事人就此另行主张权利?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6-07 17:20

    最高法院民一庭法官会议纪要就3个关于诉讼程序问题的解答Q1能否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又告知当事人就此另行主张权利?A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2021年第21次专业法官会议纪要认为:人民法院不能既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又告知其就此另行主张权利。第一...

    最高法院判例:公司变更登记与股权纠纷的解决途径——新都公司诉景德镇商务局、景德镇市监局股权转让许可和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1-10-07 13:50

    【裁判要旨】1.关于起诉期限的审查和判定起诉期限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条件之一,超过起诉期限提起诉讼且无正当理由的,即丧失寻求司法救济和保护的机会,人民法院将依法裁定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制度的设立,旨在...

    合同纠纷案件如何申请再审(合同纠纷案件如何申请再审)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26 22:28

    民事案件申请再审指南 1、哪些人可以申请再审?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再审申请,申请再审人应是原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以及原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继受人。 2、申请再审应在什么时间范围内?申请再审应当在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

    最高法: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与法院的认定不一致时,可否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或起诉?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5-16 17:25

    【裁判要旨】新《证据规则》第53条第1款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法律关系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作为焦点问题进行审理。当事人签订的合同系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