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多次于公开场合发布或张贴纸质诽谤言论,并有电梯内视频和证

2023-06-06 07:44发布

对方多次于公开场合发布或张贴纸质诽谤言论,并有电梯内视频和证据,报警后派出所目前只给予了警告;法院没有审核通过诽谤罪刑事自诉状,理由是不符合刑事自诉法定条件,打电话咨询回复说从来没接过刑事自诉案件,请问除了民事起诉,我们还能通过什么渠道维权?同时还能向派出所寻求哪些帮助?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朱兰玺
1楼-- · 2023-06-06 08:36
通过民事诉讼维权,要求对方消除影响。

相关知识

    指导案例:微信群侮辱.诽谤.污蔑.贬损他人构成名誉权侵权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4-21 13:57

    指导案例143号北京兰世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黄晓兰诉赵敏名誉权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20年10月9日发布)关键词民事/名誉权/网络侵权/微信群/公共空间裁判要点1.认定微信群中的言论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应当符合名誉权侵权...

    “老赖”名誉权案败诉,堪称“信息网络侵权教科书式判决”!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3-09 14:14

    因在一起车祸后拒绝赔偿,肇事者黄淑芬被称为教科书式老赖,随后,黄淑芬以律师岳屾山等传播相关视频侵犯其名誉权为由诉至法院。6月18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该案进行一审宣判,判决黄淑芬对于岳屾山和微梦创科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均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

    名誉权案件中的侮辱与诽谤罪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30

    李四为某短视频平台的博主,粉丝数量高达几百万。 2017年2月9日,李四在自己发布的视频评论中发现徐某对其出言辱骂,并且捏造其离异,独自带一个小孩等言论,李四十分生气,遂将徐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

    突发!全国律协:6种情形属违规炒作案件,处分+处罚(附全文)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7-13 11:02

    核心要点:①禁止通过组织网上聚集、声援等方式或借个案研讨之名,制造舆论压力,影响案件依法办理;②禁止以转发、评论等方式炒作误导性、虚假性、推测性信息;③禁止违规披露涉案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等。全文如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禁止违规炒作案件的规则...

    一教师称希望大连疫情越多越好被拘留(发布不当言论属于什么罪)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18 12:38

    一、一教师称“希望大连疫情越多越好”被拘留   11月17日傍晚,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分局通报,一名幼儿园女教师因发布涉疫情不当言论,被行政拘留。   这名网民“黯然之后蓦然”于11...

    群演称猫被电死当家主母剧组报案 造谣怎么定罪?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19 11:47

      近日,《当家主母》毒猫事件持续发酵。剧组多次采访猫主人回应称猫还安好,网友却不买账。   28日,疑似《当家主母》群演称猫已经被电死,再次引发争议。   29日凌晨,@电视剧当家主母 再发声明回应,称该言论与事实严重相悖,...

    “宝宝巴士”在美被判侵权,赔偿100万元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5-10 07:56

    4月2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判中国公司宝宝巴士(福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Babybus (Fujian) Network Tech. Co.)需向英国公司Moonbug Entertainment支付约106万人民币(16.1...

    新规!禁止律师违规炒作案件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8:46

    10月20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布新规:禁止律师违规炒作案件。规则共13条,明确了违规炒作案件的具体情形,包括通过联署签名、组织网上聚集、声援等方式或借个案研讨之名,制造舆论压力,影响案件依法办理;通过媒体、自媒体等平台就案件进行歪曲、有误...

    王思聪撕女星被包养案一审宣判 赔偿5000元并公开道歉,然后呢?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08 11:49

      来源 / 法邦网、每天学点法律知识综合整理  王思聪诽谤女演员朱圣祎案在近日一审判决。法院判决王赔偿朱5000元人民币,并公开道歉。  王思聪诽谤案一审宣判  国民老公王思聪炮轰女演员朱圣祎为入上戏出卖多年闺蜜,称其不仅被老男人包养,更...

    侮辱、诽谤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应当承担什么民事责任?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28 11:22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全力以赴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但却有一些肆意诋毁、侮辱、诽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言论出现,造成消极、负面的社会影响。行为人这类侮辱、诽谤的行为,除了承担可能的刑事责任,还会承担什么民事责任?//权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