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包工头一直拖欠,拒不付款,大概5万,怎么

2023-06-06 20:40发布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包工头一直拖欠,拒不付款,大概5万,怎么找靠谱律师,费用多少?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2条回答
杨霖
1楼-- · 2023-06-06 20:31
你先协商,如果协商不了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可以联系我。
叶敏
2楼-- · 2023-06-06 20:34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知识

    欠钱不还起诉要收多少 欠钱不还起诉大概要花多少钱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5-19 07:56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 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 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 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

    农同工讨薪相关法律法规(农民工讨薪涉及什么法律)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3:59

    1.农民工讨薪涉及什么法律 一、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涉及的是劳动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二、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

    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给怎么办(劳动者如何采取措施讨要工资)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0 11:59

    一、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给怎么办1、自行讨要;如果是自己进行讨要的话,包工头拖欠工资的凭证要保留,包工头的个人信息、住址和办公场所等都要准确的掌握。包工头拖欠工资很喜欢用的办法就是口头承诺,不写合同协议这是他们的惯用手法,一旦追查下来农民工也...

    中介拖欠工资怎么解决(中介一直拖欠工资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7:54

    按照现在国家政府的法律规定:拖欠工资的,如果劳动者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拖欠工资赔偿金,政府有关部门(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电话12333、劳动监察大队、法院)应该依法判处公司(或者老板)按照拖欠工资的数目的百分之二十五(25%)的款...

    包工头拖欠工资欠条怎么写(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怎么写欠条)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4 21:49

    工地包工头欠条的标准格式应当规范,内容全面。 这类欠条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格式规范、内容全面就具有法律效力。具体内容:写明债务人(要手签字),债权人,欠工人工资多少(大小写都要写清楚),写欠条日期。 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农民工可以持借...

    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欠条怎么写(拖欠农民工工资有欠条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9:13

    工地包工头欠条的标准格式应当规范,内容全面。 这类欠条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格式规范、内容全面就具有法律效力。具体内容:写明债务人(要手签字),债权人,欠工人工资多少(大小写都要写清楚),写欠条日期。 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农民工可以持借...

    临时工拖欠工资打什么电话可以解决(刑法修正案八拖欠工资的相关规定)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22 16:38

    一、临时工拖欠工资打什么电话可以解决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4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

    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是什么(无故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02 13:46

    一、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是什么?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是合法,有效的途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

    支招:关于农民工讨薪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11 11:39

    年关临近,农民工讨薪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2016年11月14日,人社部、公安部、住建部等12家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人社部明电〔2016〕6号),从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春节前在全国...

    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欠条怎么写(工地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欠条怎么写)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7:41

    只要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