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入职,与公司签订一年的劳动合同。今年2月发现怀

2023-06-06 16:22发布

2021年9月入职,与公司签订一年的劳动合同。今年2月发现怀孕,预产期为9月刚好合同到期,请问公司如果不续签劳动合同或者提前接解除劳动合同,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利?能获得什么赔偿?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张译兮
1楼-- · 2023-06-06 16:39
三期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

相关知识

    因疫情影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要求双倍工资是否支持?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11-16 10:52

    张三于2021年5月入职甲市某公司,担任客服职务,月工资8500元。 张三入职后正值新冠疫情爆发,因疫情管控措施要求,在张三入职15天后开始居家办公。2021年11月,张三以某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入职培训期间算建立了劳动关系吗?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9-29 11:13

    案情简介2016年9月,张某应聘到上海某贸易公司从事行政工作。9月17日,张某到公司报到后,公司即通知其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一致,培训内容为公司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教育等。2016年10月17日,张某培训结束正...

    劳动合同纠纷中10大常见法律误区(太重要了)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4 10:50

    从法院近年审理案件的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法律水平不高,对相关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认识,往往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入误区。劳动者在维权中常见误区归结为以下10种:  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案例: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称该公司未依法为...

    劳动争议纠纷中10大常见误区,多数人中招!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8 11:18

      从法院近年审理案件的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法律水平不高,对相关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认识,往往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入误区。劳动者在维权中常见误区归结为以下10种: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案例: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称该公司未依法...

    劳动合同纠纷中常见的10大法律误区,多数人中招!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5-12 14:34

    从法院近年审理案件的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法律水平不高,对相关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认识,往往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入误区。劳动者在维权中常见误区归结为以下10种: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案例: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称该公司未依法为其缴纳养...

    省检抗诉!高院改判:超过退休年龄未享受退休待遇的,与用人单位仍然是劳动关系!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12-22 08:15

    来源:劳动法行天下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9)苏民再99号 抗诉机关: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申诉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李成怀,女,1964年1月9日出生,汉族,住四川省宣汉县。被申诉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无锡市徐...

    签了两次合同到期后,公司通知员工不续签违法吗?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11-20 11:21

    文章来源:劳动法库卢俊义于2009年9月10月入职东莞卡司公司,担任主管职务。入职当日,卢俊义与公司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从2009年9月10日起至2012年9月9日止。2012年9月10日,双方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自2012年9...

    双倍工资差额仲裁时效怎么计算?

    来源:其它 时间:2022-10-10 11:02

    张三自2020年8月开始在公司担任保安一职,月工资5000元,但公司一直未与张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且在张三入职时,公司以缴纳保证金的形式无故克扣了张三1000元工资。 2022年3月,张三向公司发送解除...

    第三次劳动合同期满公司终止合同要支付2倍补偿?(二审判决)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5-17 11:20

    王小石系某教育咨询公司员工,2017年2月入职,在职期间,与公司签订了三次劳动合同,期限分别为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

    劳动法中常见的劳动合同和工资争议等问题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3 23:19

    劳动争议案件随着社会发展及大家的法律意识增强而逐年上升,尤其因2020年疫情引发的企业经营风险导致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一、受《劳动法》保护劳动者主体资格 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