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 14:09发布
判决有期徒刑4年,从理论上可以减刑两年以下,但在现实中,很少有人做到。因为减刑会受到各因素的影响,如政策、个人能力、机遇等。根据各地新闻报道资料判断,被判决有期徒刑4年的,投入监狱时还有三年半的余刑,大致可以减刑一年左右。 法...
妨害公务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2021年4月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孙谦副检察长就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理解和适用给全国检察机关作了专题辅导讲座。专题辅导后,各地学员又提出了一些具体适用问题。根据张军检察长和孙谦副检察长的批示,高...
搜集证据,证明精神病患者在生病期间写的借条没有法律效力。 精神病人不予起诉需符合以下三种情况: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民法上精神病人可分为:一是完全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二是不能完全辩认自己的行为的;三是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对于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前两种精神病人情形依照法律规定可被确认为无民事行为能...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如何指定 我国立法上,对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指定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由有关组织指定; 二是由法院指定。其中前一种是后一种的必经程序,即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必须由有关组织作出指定,再不服的可人民法院作出撤销指定的判决,并另...
一、如何确定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监护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保护人的一项法律制度。监护的设立,依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有两种方式: 1、法定监护。我国《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
网友咨询:律师分析: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而是由他的监护人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
1.有哪些关于保护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法令 国家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精神病患的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关于精神病患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等、劳动部1994年(劳办〔1994〕214号)《关于精神病患者...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付费偷看金额在0.1-10元之间
相关知识
判四年最少减刑多少(判四年刑最多的减刑多少)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2:31判决有期徒刑4年,从理论上可以减刑两年以下,但在现实中,很少有人做到。因为减刑会受到各因素的影响,如政策、个人能力、机遇等。根据各地新闻报道资料判断,被判决有期徒刑4年的,投入监狱时还有三年半的余刑,大致可以减刑一年左右。 法...
2021袭警刑事拘留判刑多少天(袭警罪判几年)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09 23:02妨害公务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最高检: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新的立案标准如何把握等问题的解答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20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2021年4月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孙谦副检察长就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理解和适用给全国检察机关作了专题辅导讲座。专题辅导后,各地学员又提出了一些具体适用问题。根据张军检察长和孙谦副检察长的批示,高...
精神病人可以诉讼吗(患有精神病人是否可以判刑)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8:59搜集证据,证明精神病患者在生病期间写的借条没有法律效力。 精神病人不予起诉需符合以下三种情况: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与精神病人离婚案例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0-07 13:11在民法上精神病人可分为:一是完全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二是不能完全辩认自己的行为的;三是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对于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前两种精神病人情形依照法律规定可被确认为无民事行为能...
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0-07 21:06在民法上精神病人可分为:一是完全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二是不能完全辩认自己的行为的;三是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对于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前两种精神病人情形依照法律规定可被确认为无民事行为能...
指定精神病人监护人的文书是怎样的
来源:婚姻家庭 时间:2021-09-03 01:12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如何指定 我国立法上,对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指定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由有关组织指定; 二是由法院指定。其中前一种是后一种的必经程序,即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必须由有关组织作出指定,再不服的可人民法院作出撤销指定的判决,并另...
监护必须经过公证吗
来源:婚姻家庭 时间:2022-04-20 11:10一、如何确定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监护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保护人的一项法律制度。监护的设立,依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有两种方式: 1、法定监护。我国《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
精神病人承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2 10:57网友咨询:律师分析: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而是由他的监护人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
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关于保护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法令)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7 10:361.有哪些关于保护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法令 国家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精神病患的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关于精神病患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等、劳动部1994年(劳办〔1994〕214号)《关于精神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