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的货物回购,回购部分双方的发票算虚开吗

2023-06-06 11:39发布

销售出去一批货物,购销双方签订了合同,销售方已按货款总额开具普通发票给购货方并按发票金额收清货款;后因销货方业务需要,双方又签订购销合同,同购货方购回部分货物,此部分货物在销货方仓库没有发出,购货方开具了普通发票给销货方,销货方付清了回购货物的款项给购货方。请问:双方开具的普通发票是虚开吗?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王晨晨
1楼-- · 2023-06-06 11:39
要看案情

相关知识

    回购担保融资的功能及办理流程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5:53

    回购担保融资的功能及办理流程一、功能回购担保融资有助于购买方用较少的资金采购大宗货物,实现杠杆采购。对于一些资金规模小、实力弱、但发展前景好的公司非常适合。同时,有利于供应厂商批量销售,加速资金回笼。二、办理流程(一)银行、生产厂商和销售商...

    专用发票逾期未认证发生退货应该如何处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29 13:45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购买一般货物的企业由于专用发票逾期未认证在发生退货时将无法申请开具红字发票、造成会计核算的不便;而个别企业却可以利用非抵扣项目无时限开具红字发票的规定,将逾期未认证的增值税发票先按非增值税项目做退货处理开具红字...

    最高法院:增值税发票能否作为认定实际交易价格的直接证据?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45

      最高人民法院  购买方接受并提交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作为认定实际交易价格的直接证据  作者|唐青林 李舒 郭丽娜(北京精英律师团队)  来源|公众号民商事裁判规则  裁判要旨  增值税专用发票直接关系国家税收利益,对查明案件具有...

    买方逾期付款卖方回购什么意思-买方逾期付款卖方回购什么意思啊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3-08-03 11:50

    买方逾期付款卖方回购是指一种商业行为,即买方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后,逾期支付货款,而卖方同意在一定期限内购回这些货物。今天我们将详细探讨这种行为的意思以及产生的影响。 首先,买方逾期付款卖方回购是一种商业合作方式,它可以帮助买卖双方在特定情况...

    挂靠代开发票行为是否属于虚开发票行为?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20 10:51

    刑法第205条规定,虚开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在商业交易过程中,经常存在无资质一方挂靠有资质一方开展经营活动,并由有资质一方代开相应的发票,对于该行为是否构成虚开发票罪,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争议。 ...

    什么是回购担保融资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30 00:17

    一、什么是回购担保融资回购担保融资是指银行向购买方提供信用支持,帮助购买方购入供应方的产品;同时供应方向银行承诺在购买方不能及时偿还银行债务时,由供应方从购买方处购回产品,并将款项归还银行用以偿还购买方银行债务的一系列金融服务。由于该产品以...

    虚开发票罪的主体是谁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51

    虚开发票罪的主体是谁本罪的主体均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另外,依本条第3款之规定,单位也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构成本罪的,对单位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

    虚开发票罪构成要件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22:43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本质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任何...

    最高法法官:“有货”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定性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38

    作者:姚龙兵(最高人民法院)来源:《人民法院报》2019.9.262016年11月16日,《人民法院报》刊登了笔者如何解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虚开’一文(下称虚开一文)。2018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

    “开票公司”虚开发票案例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10:00

    疑问 300万元销售合同引起税官警觉 今年6月下旬,开县国税局城区一所在对**斯尔特服饰制造有限公司和**宏利服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企业)的日常例行巡查中发现,两企业每月签订的销售合同金额达300万元,引起了开县国税局高度警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