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多,提了离职,要求休婚嫁,被公司单方面宣布已办好离职手续

2023-06-06 14:18发布

离职交接期间被单方面宣布已办好离职手续,主张休的婚嫁不给批准。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5条回答
杨浩喆
1楼-- · 2023-06-06 14:34
你好,可以向劳动部门。若需法律帮助,具体咨询可可直接来电咨询我帮你分析下如何解决
刘宇珊
2楼-- · 2023-06-06 14:35
可以劳动仲裁依法维权
李嘉琪
3楼-- · 2023-06-06 14:41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元祐
4楼-- · 2023-06-06 14:52
您好,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李悠
5楼-- · 2023-06-06 14:53
可以向劳动部门。

相关知识

    辞职后调休没用能否换成加班费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5 15:42

    临近春节假期,许多人在准备离职或是已经办完离职手续之后,才发觉自己加班积累的“调休单”还没有用过。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公司如果不能给予休息加班的员工补休,则要支付双倍工资。那么如果...

    员工提完辞呈后就不来上班了,这样离职太任性!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17 14:43

    对于企业来说,会计(员工)离职完全是职场上的常规操作,按照流程处理就基本没问题。但是有一种离职却让企业感到头大,那就是:自动离职自动离职会计(员工)的状态通常都是:我走了,别找我,给我开证明,工资打卡里,也别问为什么。……比如下面的这位HR...

    “佛系员工”自动离职,HR 该怎么办?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7-14 11:50

     01  照章办事02  协商处理  对于本文开头这个员工自离的案例,可以把员工约来细谈,并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根据国家及公司的规定,你这个情况呢,虽然提了离职申请,但也没有提前一个月。你才提了没几天就不来上班,这属于旷工,依企规旷工达三...

    劳动合同纠纷中10大常见法律误区(太重要了)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4 10:50

    从法院近年审理案件的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法律水平不高,对相关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认识,往往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入误区。劳动者在维权中常见误区归结为以下10种:  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案例: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称该公司未依法为...

    劳动争议纠纷中10大常见误区,多数人中招!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8 11:18

      从法院近年审理案件的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法律水平不高,对相关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认识,往往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入误区。劳动者在维权中常见误区归结为以下10种: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案例: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称该公司未依法...

    劳动合同纠纷中常见的10大法律误区,多数人中招!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5-12 14:34

    从法院近年审理案件的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法律水平不高,对相关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认识,往往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入误区。劳动者在维权中常见误区归结为以下10种: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案例: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称该公司未依法为其缴纳养...

    入职第二年离职年假还可以休吗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9-02 07:58

    入职第二年离职年假还可以休吗按法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也就是说职工有证据(社保记录等)证明其累计工龄超过一年的,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关于年休假,多数公司...

    上班族看过来,这几种情形必须要有加班费!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2-22 19:54

    最近,互联网行业的996工作制成为社会热点,那么,这种工作制度是否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庭法官李晗表示,996工作制是不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工时制度规定的。那么,我国的工时制度是什么?哪些情形可以获得加...

    离职要回加班工资的风险提示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9-21 14:21

    2019年10月,张三与甲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后被派遣至乙公司。 根据盖有甲公司公章的工资表显示,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张三存在双休日加班及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情况,但仅获得了少量出勤补款或节假日补...

    离职时签字确认加班费已结清,还能再主张加班费吗?

    来源:其它 时间:2022-11-24 11:15

    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会与劳动者就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达成协议。 部分用人单位利用其在后续工资发放,离职证明开具、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借机变相迫使劳动者在用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