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今年53岁,已经在单位(私人单位)工作了14年,今

2023-06-06 05:03发布

我是农民,今年53岁,已经在单位(私人单位)工作了14年,今天接到单位的辞退电话,没有签订任何合同,单位可以付给我些辞退费嘛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杨哲安
1楼-- · 2023-06-06 05:33
你好,需要支付违反辞退赔偿金,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知识

    申请困难补助申请书怎么写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3:30

    贫困大学生申请书范文(一) 尊敬的校老师,领导:   你们好!   我来自家庭贫困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既没有文化,也没有本钱,又无一技之长,因此只好已做短苦工老维持生计,并且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基本干不了什么,反而经常吃药打针。看着母亲日渐...

    补助申请书怎么写(补助申请书怎么写高中)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22:32

    贫困大学生申请书范文(一) 尊敬的校老师,领导:   你们好!   我来自家庭贫困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既没有文化,也没有本钱,又无一技之长,因此只好已做短苦工老维持生计,并且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基本干不了什么,反而经常吃药打针。看着母亲日渐...

    入职时已超退休年龄,64岁打下班卡时猝死算工伤吗?(高院再审)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1-13 10:58

    黎叔,男,1956年8月10日出生,2018年12月19日入职北京某保洁公司,入职时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2020年2月6日20时左右,黎叔在下班打卡时突然倒地不起,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到场后确认死亡,后经司法鉴定为猝死。2020年2月...

    超过60岁农民工工伤如何赔偿(60岁以上农民工受伤如何赔偿)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3:02

    因为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的,工伤职工申请工伤认定时效为1年。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15年要多少钱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6 11:30

    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政策2022 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政策2022年9月起正式实施。养老保险今年不能补缴了!最近一段时间,社保中心上下都在加紧筹备补缴工作。其中最让人牵挂的是,下半年要迎来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年检的积极性。近日人社部人力...

    最高法院关于超过退休年龄能否认定工伤的意见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6-13 14:34

    【最高人民法院答复】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12〕苏行他字第0002号《关于杨通诉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终止工伤行政确认一案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同意你院倾向性意见。相同问题我庭2010年3月17日在给山东省...

    普通人欠了20万多少钱-普通人欠了20万多少钱可以起诉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3-03-20 14:44

    普通人欠了20万多少钱想跳楼?做为一个普通人,只靠父母10万,和靠自己20万想跳楼,我反正是不信的二十!我今年38周岁了,虽然是独生子 女,但也不能轻易放弃生命。 一直欠债70万,请问楼主现在跳楼了吗?我也是欠70万被逼跳楼,全是房贷利息...

    最高法院:超过退休年龄也可认定工伤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1:44

      【最高人民法院答复】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12〕苏行他字第0002号《关于杨通诉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终止工伤行政确认一案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同意你院倾向性意见。相同问题我庭2010年3月17日在给山...

    53岁劳动者工伤死亡赔多少钱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9-25 09:11

    53岁劳动者工伤死亡赔多少钱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六十二条、六十四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支付。二...

    最新政策关于人力法律法规条例(今年新出台的关于劳动的主要法规法律以及政策有那些)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27 08:18

    1.今年新出台的关于劳动的主要法规法律以及政策有那些 这些规定分别量化,切合实际: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使用人单位的民主管理程序进一步得到强化;二是派遣单位的用工形式。对此,《劳动合同法》用了大量篇幅作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