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特征)

2023-06-06 23:41发布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了一些,但一般不说11种,我尽量列出来吧:   1、混淆行为   第五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2、限制竞争行为(2种,一种是独占地位者的,一种是政府的):   第六条 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第七条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3、商业贿赂   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   4、虚假宣传:   第九条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5、侵犯商业秘密:   第十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商业秘密。本条所称的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6、倾销:   第十一条 经营者不得以排挤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行为:   (一)销售鲜活商品:   (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三)季节性降价;   (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7、搭售行为:   第十二条 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8、不正当有奖销售:   第十三条 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五千元。   9、诋毁商誉   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10、串通投标:   第十五条 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不正当低价销售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的低价销售有着重要的区别,现就其法律特征分析如下: 首先,不正当低价销售是一种破坏竞争的违法行为。其客观上表现为: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抛售商品,排挤竞争对手,使其利益严重受损或被迫退出市场,从而在一定市场范围内减少或消除竞争,以达获取非法高额利润之目的。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掠夺行为,会给同类竞争者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危险,阻碍其他竞争者进入市场,影响竞争对手的建立、生存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使市场结构趋于不合理,破坏正常的竞争秩序。因此,许多国家的竞争法均......

利用委托加工合同制售冒牌商品有哪些有哪些特征

1.本质违法性;这是这一行为最本质的法律特征,它从不同程度上违反了《合同法》、《商标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及相关法规。 2.形式隐蔽性;以委托加工为幌子制造冒牌商品的行为比较隐蔽,分工很细,甚至分散在几个企业进行,从一个生产加工环节难以发现。 3.规避法律性;是指这一行为从表面上看,往往具有合法性,而实际上是隐藏其非法的目的,非专业人员很难觉察其违法性,主要是由于当事人主观恶意规避法律所致,当事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性。 4.结果危害性。这一行为最终损......

规制行业协会的具体规则有哪些

第一,从理论上讲,《反垄断法》对经营者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界定的:一是主体类型,即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是行为性质,即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提供服务。从主体类型看,行业协会应属于社团法人;而从行为性质看,对行业协会是否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则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对经营者应进行严格的狭义解释,只有具备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的主体才能成为经营者,行业协会由于不可能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而被排除在主体之外。笔者认为,《反垄断法》已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对经营者进行广义的解释,主体无论是否......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特征)


相关知识

    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9:52

    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包括行业协会等经营者团体),通过协议或者其他协同一致的行为,实施固定价格、划分市场、限制产量、排挤其他竞争对手等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主要有以下的构成要件:(一)主体要件:协议或...

    天啊噜!假冒就是仿冒?二者有什么区别?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09

    相信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商品的包装基本上雷同于那些大品牌,虽然不至于一模一样,但是可以达到99%的相似度。想必很多人想要了解,仿冒与假冒的区别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一、仿冒二、假冒 三、仿冒和假冒的区别  四、仿...

    认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来源:知识产权 时间:2022-04-20 14:11

    车工注册的凤凰商标,虽然也是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但不构成犯罪。(2)未经注册的商标,在不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前提下,虽然可以使用,但不受法律保护,也不能取得商标专用权。因此,假冒他人没有注册的商标的,不可能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3)《反不...

    行政性垄断行为包含有哪些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01:42

    行政性垄断行为包含有哪些从垄断法条文来看,行政垄断行为有下列几种类型:(1)行政机关的行政垄断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组织的行政垄断。(2)行业行政垄断和地区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如第三十二条限定或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

    商业秘密的构成包括哪些要件(商业秘密权是否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1 18:57

    一、商业秘密的构成包括哪些要件1、不为公众所知悉(秘密性)秘密性,这是商业秘密的核心特征,也是认定商业秘密的难点和争议的焦点。法律规定的不为公众所知悉即指商业秘密的秘密性,是指权利人所主张的商业秘密未进入公有领域,非公知信息或公知技术。秘密...

    强迫交易行为有哪些特征,如何处罚怎么规定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1:17

    强迫交易行为有哪些特征,如何处罚怎么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强迫交易行为主...

    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有哪些

    来源:知识产权 时间:2021-08-29 23:56

    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有哪些(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根据法律和合同,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人(包括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31 12:38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大体有7类:一、欺诈性交易方法:包括4种:①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既是商标侵权行为,也是不正当竞争行为;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

    虚假广告的危害性包括了哪些

    来源:经济纠纷 时间:2022-07-13 03:16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广告内容虚假必然会误导、欺骗消费者,相应会...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有哪些表现?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03:31

    问: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有哪些表现? 答:《反垄断法》第五章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七条对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根据《反垄断法》规定,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