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处于盈利状态,法院可以强制解散公司吗?

2023-06-06 10:50发布

公司处于盈利状态,法院可以强制解散公司吗?

案例名称:吉林荟冠投资有限公司及第三人东证融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长春东北亚物流有限公司、第三人董占琴公司解散纠纷案

案例来源:(2017)最高法民申2148号,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8年第7期。

一、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二、案例解读:

2004年,荟冠公司、董占琴、东证公司成立东北亚公司并分别持股44%、51%、5%。2015年,荟冠公司以董占琴实际控制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及监事会无法正常运行,荟冠公司无法参与公司决策为由诉请解散公司。董占琴以东北亚公司处于盈利状态为由抗辩。

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

东北亚公司是否符合公司解散的法定条件。

法院认为:第一,东北亚公司的经营管理已发生严重困难。判断公司的经营管理是否出现严重困难,应当从公司组织机构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公司是否处于盈利状态并非判断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必要条件。第二,东北亚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荟冠公司股东权益受到重大损失。荟冠公司未能从东北亚公司获取收益,东北亚公司虽称公司持续盈利,但多年并未分红。荟冠公司作为东北亚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早已不能正常行使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管理和监督以及选择管理者的股东权利,荟冠公司投资东北亚公司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股东权益受到重大损失。第三,通过其他途径亦不能解决东北亚公司股东之间的冲突。在东北亚公司股东发生矛盾冲突后,荟冠公司试图通过修改公司章程改变公司决策机制解决双方纠纷,或通过向董占琴转让股权等退出公司的方式解决公司僵局状态,但均未能成功。即使荟冠公司向东证公司转让部分股权,也由于荟冠公司与董占琴双方的冲突历经诉讼程序方能实现。同时,一审法院基于慎用司法手段强制解散公司,多次组织各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二审法院调解过程中,荟冠公司、东证公司主张对东北亚公司进行资产价格评估,确定股权价格后,由董占琴收购荟冠公司及东证公司所持东北亚公司的股权,荟冠公司及东证公司退出东北亚公司,最终各方对此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未果。东北亚公司僵局状态已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综合来看,东北亚公司股东及董事之间长期冲突,已失去继续合作的信任基础,公司决策管理机制失灵,公司继续存续必然损害荟冠公司的重大利益,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公司僵局,荟冠公司坚持解散东北亚公司的条件已经成就。因此,法院判决解散公司。

在“林方清诉常熟市凯莱实业有限公司、戴小明公司解散纠纷案”(指导案例8号)中,法院认为,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将“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作为股东提起解散公司之诉的条件之一。判断“公司经营管理是否发生严重困难”,应从公司组织机构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公司虽处于盈利状态,但其股东会机制长期失灵,内部管理有严重障碍,已陷入僵局状态,可以认定为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对于符合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公司解散。在这个案件中,法院再次强调,公司处于盈利状态,不成为阻碍公司法定解散理由。除此之外,法院也认为,“在公司解散案件中,法律并未设置主张解散公司的股东需要行使某项权利作为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的前置程序。”这是对《公司法》第182条中,“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的一种全新认识,而且法院还为这种认识确立一种认定标准,即只要提起公司解散的股东使用了一定的救济手段(如要求修改章程、转让股权等),且法院调解不能就符合“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标准。

三、详细案情

再审申请人(一审第三人):董占琴。

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长春东北亚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亚公司)。

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吉林荟冠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荟冠公司)。

一审第三人:东证融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证公司)。

再审申请人董占琴、长春东北亚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亚公司)因与被申请人吉林荟冠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荟冠公司)及一审第三人东证融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证公司)公司解散纠纷一案,不服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吉民终569号民事判决,向最高院申请再审。

再审情况

董占琴申请再审称,1.东北亚公司持续盈利,一审、二审法院认定东北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了严重困难,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权力机构不能正常运行,决策机构失灵,股东之间发生矛盾不可调和,证据不足。2.二审法院认定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荟冠公司股东权益受到重大损失,缺乏依据。3.二审法院认定公司经营管理上的重大困难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认定事实错误。4.一审、二审法院判决解散东北亚公司适用法律错误。董占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的规定申请再审。

东北亚公司申请再审称,1.东北亚公司经营并未陷入僵局,经营管理未发生严重困难。2.没有证据显示东北亚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东北亚公司连年盈利。3.荟冠公司意图谋取高额回报而解散公司,并非穷尽司法救济渠道解决现有纠纷,并不符合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法定条件。东北亚公司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的规定申请再审。

荟冠公司提交意见称,一审、二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董占琴及东北亚公司的再审申请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请求予以驳回。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本案的焦点问题是东北亚公司是否符合公司解散的法定条件。

首先,关于法律适用问题。2004年9月20日东北亚公司注册成立,至2015年12月东北亚公司工商登记显示,荟冠公司持股44%,董占琴持股51%,东证公司持股5%。荟冠公司以东北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其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害、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僵局等事实为由,请求解散东北亚公司。需要指出的是,有限责任公司系具有自主决策和行为能力的组织体,虽然公司会由于内部成员间的对抗而出现机制失灵、无法运转,公司决策和管理无法形成有效决议而陷入僵局,但是基于公司永久存续性的特征,国家公权力对于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主张必须秉持谨慎态度。当股东之间的冲突不能通过协商达成谅解,任何一方都不愿或无法退出公司时,为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强制解散公司就成为唯一解决公司僵局的措施。因此,《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并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解散公司诉讼案件形式要件及判决是否解散公司实体审查标准的四种情形:1.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2.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3.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4.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的,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在公司解散案件中,法律并未设置主张解散公司的股东需要行使某项权利作为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的前置程序。一审、二审法院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一条第一款之规定,根据查明的案件事实,在多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为充分保护公司股东合法权益,依法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作出解散东北亚公司的判决,适用法律并无不当。

其次,关于东北亚公司是否符合公司解散的法定条件的问题。(一)东北亚公司的经营管理已发生严重困难。判断公司的经营管理是否出现严重困难,应当从公司组织机构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公司是否处于盈利状态并非判断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必要条件。其侧重点在于公司经营管理是否存在严重的内部障碍,股东会或董事会是否因矛盾激化而处于僵持状态,一方股东无法有效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就本案而言,可以从董事会、股东会及监事会运行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一审、二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关于董事会方面,东北亚公司董事会有5名成员,董占琴方3人,荟冠公司方2人。公司章程第53条规定:董事会会议由董事代股东行使表决权,董事会会议对所议事项作出决议,决议应由代表五分之三以上(含本数)表决权的董事表决通过。根据以上规定,董占琴方提出的方案,无须荟冠公司方同意即可通过。荟冠公司曾3次提出修改公司章程,均遭到董占琴的拒绝。此外荟冠公司向东证公司转让部分股权一事,东北亚公司拒绝配合,最终通过诉讼才得以实现。2013年8月6日起,东北亚公司已有两年未召开董事会,董事会早已不能良性运转。关于股东会方面,自2015年2月3日至今,东北亚公司长达两年没有召开股东会,无法形成有效决议,更不能通过股东会解决董事间激烈的矛盾,股东会机制失灵。关于监事会方面,东北亚公司成立至今从未召开过监事会,监事亦没有依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行使监督职权。综上,客观上东北亚公司董事会已由董占琴方控制,荟冠公司无法正常行使股东权利,无法通过委派董事加入董事会参与经营管理。东北亚公司的内部机构已不能正常运转,公司经营管理陷入僵局。(二)东北亚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荟冠公司股东权益受到重大损失。公司股东依法享有选择管理者、参与重大决策和分取收益等权利。本案中,荟冠公司已不能正常委派管理者。2007年8月29日,荟冠公司推荐常某某出任总经理,2015年3月11日,荟冠公司委派宋某某、徐某某出任董事并担任副董事长和副总经理,东北亚公司均以未达到公司章程规定的五分之三决策比例为由拒绝,东北亚公司人事任免权完全掌握在董占琴一方。荟冠公司不能正常参与公司重大决策,东北亚公司向董占琴个人借款7222万元,没有与之对应的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另外审计报告显示董占琴的关联方从东北亚公司借款近1亿元。2014年10月,东北亚公司向中国工商银行申请了5000万元贷款,而荟冠公司对于该笔贷款的用途并不知晓。2015年东北亚公司粮油市场改造扩建一事,荟冠公司及其委派的董事也并未参与。荟冠公司未能从东北亚公司获取收益,东北亚公司虽称公司持续盈利,但多年并未分红。荟冠公司作为东北亚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早已不能正常行使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管理和监督以及选择管理者的股东权利,荟冠公司投资东北亚公司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股东权益受到重大损失。(三)通过其他途径亦不能解决东北亚公司股东之间的冲突。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股东之间应当互谅互让,积极理性地解决冲突。在东北亚公司股东发生矛盾冲突后,荟冠公司试图通过修改公司章程改变公司决策机制解决双方纠纷,或通过向董占琴转让股权等退出公司的方式解决公司僵局状态,但均未能成功。即使荟冠公司向东证公司转让部分股权,也由于荟冠公司与董占琴双方的冲突历经诉讼程序方能实现。同时,一审法院基于慎用司法手段强制解散公司,多次组织各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二审法院调解过程中,荟冠公司、东证公司主张对东北亚公司进行资产价格评估,确定股权价格后,由董占琴收购荟冠公司及东证公司所持东北亚公司的股权,荟冠公司及东证公司退出东北亚公司,最终各方对此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未果。东北亚公司僵局状态已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综合来看,东北亚公司股东及董事之间长期冲突,已失去继续合作的信任基础,公司决策管理机制失灵,公司继续存续必然损害荟冠公司的重大利益,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公司僵局,荟冠公司坚持解散东北亚公司的条件已经成就。

综上,董占琴和东北亚公司的再审申请均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董占琴、长春东北亚物流有限公司的再审申请。

来源:公司法则


相关知识

    僵局后的公司解散之诉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08:08

    讲个故事 张王两人为多年的好友。一晚,两人在烧烤店就某项目秉烛夜聊,越聊越兴奋,心潮澎湃之际,决定共同设立赚他一个亿有限公司。为表达彼此的诚意,两人发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由张爱财持股50%,兼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王惜命持股50...

    公司解散案件的15条裁判规则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10:56

    我国《公司法》全面接受司法介入公司僵局并将其作为一项保护中小股东的基本制度,是在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通过对《公司法》的修订予以确立的。依照该次会议修订后的《公司法》第183条(现行《公司法》第...

    关于公司僵局法律问题分析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10-10 16:54

    公司僵局是公司出现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公司已经丧失了作为人合性基础的表象特征。 一般来说,公司僵局常见于有限公司,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当股东之间丧失了相互合作的基础,或在公司...

    解散公司诉讼的法律风险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7-02 11:36

    甲、乙为A公司股东,各占50%的股份,乙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甲任公司总经理。 A公司章程明确规定:股东会的决议须经代表二分之一以上(不含本数)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但对公司解散作出决议时,必须经代...

    公司解散诉讼的法律风险提示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6-04 11:43

    张三、李四为某公司股东,各占50%的股份,李四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张三任公司总经理兼公司监事。 某公司章程明确规定:股东会的决议须经代表二分之一以上(不含本数)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但对公司解散作出决...

    关于公司陷入僵局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11-02 14:12

    《公司法》第182条将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规定为可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情形。《公司法规定(二)》对此又进行了更为明确的限定。 ①从该条款的字面意...

    公司法将“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作为股东提起解散公司之诉的条件之一,那么如何判断“公司经营管理是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5-05 11:13

    相关法条 基本案情 裁判结果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首先,凯莱公司的经营管理已发生严重困难。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简称《公司法解释(二)》)第一条的规定,判断公司...

    合资公司解散相关规定法律解读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5-17 17:12

    公司解散是公司法上的重要制度。公司解散会影响到与公司有关的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各项权益,关涉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安宁。 股东能否在公司停业或经营僵局状态下申请司法解散直接决定了合资公司的生死存...

    解散公司的要求有什么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03:08

    解散公司的要求有什么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解散公司,应符合以下条件:一、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主要包括公司陷入僵局和欺压行为两种情形公司僵局一般是指因股东或董事间矛盾激烈或发生纠纷...

    股东什么条件下可以申请公司清算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08:59

    一、股东什么条件下可以申请公司清算1、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包括两方面的意思:经营方面的严重困难,例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资不抵债,常年亏损等;或者管理方面的严重困难,这种严重困难与公司僵局的特征基本一致。公司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