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指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取得的固定资......
常见的会计政策包括: 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 是指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是指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
1.请问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都有哪些法规依据 <;企业会计制度>>第二章 资 产第十八条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五)企业应于期末时对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下同)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应当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按照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 纳税人按财政部的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和商品削价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第十九条 不建立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
1.涉及成本会计的法律法规准则有哪些 一、会计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二、会计准则1、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企业会计准则3、关...
出纳人员不得担任哪些工作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知识拓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二条规定: 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
1.最近国家是否有更新什么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 2015年6月起施行的重要法律法规介绍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7号)于2015年6月1日起施行。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增值税发票...
主要包括: 1、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2、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3、可理解性。企业...
1、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项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是会计处理的首要环节。一般地,对会计确认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会计确认...
各单位采取会计处理方法改变措施是什么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知识拓展:具体操作中,通常包括:收入确认方法...
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所有资产减值处理的一般适用原则,并对其具体规范的范围作了进一步界定。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新准则的实施,将结束这一游戏,也会对上市公司的短期利润产生很大影响。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
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理解追溯调整法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新准则规定,会计政策变更累...
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 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 2.工作量法 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 月折旧额=账面净值×2/预计的折旧年...
纳税人损坏或虚报账薄该如何处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