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措施 1.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发挥作用。企业的用人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要杜绝帐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的情况,充分发挥会计控制制度的职能作用,则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2.企业必须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检查、监督和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尤其是其中的内部牵制制度的健全性、恰当性及有效性,监督其运行,并提出改进建议。 2.检查、监督和评价财务和经营信息。具体包括用于确认、计量、分类和报告该类信息的措施,以及对某些项目的具体查询,包括详细测试交易、金额和范围; 3.检查、监督和评价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包括企业的非财务控制; 4.检查、监督和评价对法律、规定和其他外部要求的遵循情况,以及对管理当局政策、指令和其他内部要求的遵循情况。 而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1.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是为加强内部经济监督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的评价工作,通过检查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为管理有提供咨询、建议等服务。内部审计作为监督的一个重要角色置于整个内控的较高层。 2.内部审计又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 内部审计是全面审查、监督内控制度的专门组织,它独立于会计控制之外,具有其他任何部门和控制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目前,内部审计......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部分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内部审计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独立性较差。 2、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3、内部审计人...
一、在企业管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及引发的问题 (一)企业存在的风险因素及表现形式。发生于未来并可能为企业带来损失的不确定因素,常被称之为企业的风险。现代企业风险因素有外部、内部风险之分,其中每种风险又各有相应的表现形式。外部风险指的是外部环...
1.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2008年末,我国141家中央企业中,按《公司法》注册的只有21家,不足15%.许多中央企业名义上是公司,实际是国有企业改制成为国有独资公司的,仍按《企业法》注册,受《企业法》调整。这种股权结构单一的公...
内部审计是一种积极的管理审计,具有独立性、广泛性、综合性、积极性的特点,内部审计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不论是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上,还是在机构设置、人员素质上都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要...
企业资质实际上就是指企业有能力完成一项工程的证明。 企业资质主要包括三证,主要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如果更加正规的企业还会有质量认证体系证书,如果有代理还会有代理证书和其他从事专业项目的证书。 还有银行证明 政府颁发...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概念理解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协调公司制度下公司内部不同利益相关之间的利益和行为等一系列法规制度的统称。从狭义的角度来解释公司治理,应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为调整其利益、矛盾而派生出来的一种机制,并通过...
(1)建立健全企业采购体系,加强采购管理。实行必要的招标采购,公开透明;选择好供应商,实现供应渠道的稳定和低成本;通过与供应商签订所需物料协议,得到缩短提前期、减少物料库存。 (2)利用互联网降低采购成本。 ①减少人为因素和信息不畅通问题...
1.审计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1.建筑企业内部合同预签制度 2.建筑企业内部的审查、批准制度 为了保证建筑企业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必须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履行审查、批准手续。将预签的合同交给企业主管合同的部门和企业的法律顾问,由他...
一、价格审计 对本部门、本单位在购销过程中发生的价格行为进行咨询、审核、监察,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价格决策服务。这包括购价审计、销价审计、成本价审计、造价审计和投资价格审计。 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