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广义质证通常指在诉讼或仲裁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另一方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与本案争议事实的关联性、真实性,是否有证明力,是否可以作为本案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进行的说明、评价、质疑、辩驳、对质、辩论以及用其他方法表明证据效力的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仅指诉讼活动中,在证据交换程序中或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法庭调查阶段,进行的前述活动。 2、质......
一、诉辩主张的判断与确定 二、请求权基础的要件事实 在法庭中,诉辩主张的固定,离不开请求权基础,离不开请求权基础的要件事实。请求权基础的要件事实是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事实,是法庭调查的重点。 请求权基础,指的是支持一方当事人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请求权方法的基本模式为谁得向谁,依据何种法律规范,有何主张。当事人可以主张的请求权,依其内容可以归为六类:合同上的给付请求权;返还请求权,包括基于物权和债权的物的返还请求权,以及用益物的返还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补偿及求偿请求权,包括代偿......
关于刑事庭审质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8条又进一步规定: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质证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法律允许的质证主体对包括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在内的各种证据采取询问、辩认、质疑、说明、解释、咨询、......

三种方式: (1)协商 协商是指合同双方在自愿、互谅、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出现的争议直接沟通,友好磋商,消除纠纷,求大同存小异,对所争议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自行解决争议的办法。 协商解决争议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节约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协商...
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受指派、聘请的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鉴定分两类,一类是具备法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一类是专业的报告,比如事...
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受指派、聘请的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鉴定分两类,一类是具备法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一类是专业的报告,比如事...
你好,民事案件庭审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庭审准备 庭审准备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进行的各项准...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非法证据和我们举证质证时,针对证据“三性”,即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中的合法性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果说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要单独把非法证据但列出来,在《刑事...
一、案例索引二、案情简介三、最高院裁判摘要 关于应否以5.5鉴定意见为依据,以及应否对案涉工程造价重新鉴定的问题 首先,从利瑾公司出具鉴定意见的过程看,5.5鉴定意见后,因该鉴定意见具体列明了13项待定事项,而双方当事人对该13项待定事...
刑事诉讼活动中,越来越多侦查、公诉机关会提供“审计报告”作为证据,用以证明财务专门性问题。 面对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种类之外”的“审计报告...
展开全部 法院起诉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之分。 在此只谈民事诉讼一般程序与流程: 第一审程序: 1、 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 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
关于民事诉讼案件的诉讼流程 一审 起诉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不符合立案条件 裁定不予受理 裁定驳回起诉 不服 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
律师办案流程 (一)咨询 1、倾听当事人陈述案情。 2、针对当事人含糊不清之处提问,以便更好地了解案情。 3、合理地分析案情,说明胜诉的可能性。 (二)收案 1、律所案件收费(不同律所有不同收费标准) 2、收案审批。 填好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