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履行利息计算方式在判决书中会明确写的,一般是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2倍计算。
论文摘要:《民事诉讼法》第229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294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指在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付的债务利息上增加一倍。
第295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的,无论是否已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都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没有造成损失的,迟延履行金可以由敬老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决定。
而在法院的实际执行工作中却对以上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的适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方式,造成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的混乱情形,笔者基于执行工作实践分析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法律漏洞并提出酌见,希望能够对规范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起到一定的理论探讨作用。
一、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的时间
对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的开始时间,各地法院都可依据《民诉意见》第293条的规定执行,即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或迟延履行金自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
而在实践执行程序中,个案的不同判决、裁定给付内容导致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开始计算的时间产生了变异的理解。
如我院执行的一个案件,被执行人田某拖欠申请执行人于某15万元的货款,判决生效后在一个月的履行期内田某未自动履行,申请执行人于某提出执行申请,案件受理后,被执行人田某在执行通知书确定的履行期间内自动给付了1万元执行款,此后每隔一个月给付申请执行人1万至2万元不等的执行款,此案件共执行一年的期限才全部给付完毕。
此时申请执行人于某要求被执行人田某给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而对于开始计算的时间及执行期间内利息的计算方法,执行小组之间的成员产生了意见分歧,有的认为被执行人虽然是分期给付的执行款,但是也是自动履行了,不应当机械地认为是迟延履行,不应计算利息;有的认为被执行人虽然是分期自动给付了执行款,但是这种分期给付并非系与申请执行人和解的结果,因此也应属于迟延履行,应计算利息,但利息计算的开始时间不应从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而应对被执行人分期给付的期间分段计算。
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虽然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此种分期给付情形如何计算,但只要不是出于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而形成的分期给付,或得到申请执行人同意的分期给付,则应属于被执行人单方面的迟延履行给付义务,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对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而开始计算利息的时间就此案来讲不宜以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因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了部分给付义务,此时从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讲,以根据其分期给付的期间进行分段计算为宜。
二、利息计算的标准
由于《民事诉讼法》和《民诉意见》对于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计算的标准规定不详细,造成各地法院、双方当事人对于利息计算的标准即利率各有不同的理解,《民诉意见》只规定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双倍计算,而此规定依据的银行应如何参照?现在我国除人民银行每年会发布更新的基准利率外,各商业银行均有贷款利率,且有权对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进行上浮调整。
两方当事人就此产生了异议,被执行人认定应以人民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为计算标准,申请执行人则认定应以商业银行中得率最高者为计算标准。
这样计算的利息中间的差距少则几千元,多达几万、十几万元,由于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的不规范,银行的理解的广泛性,导致利息计算标准利率的参考出现了各种版本,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也是相差甚多。
笔者认为,作为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计算的标准,应以人民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人民银行系国家的行政机关,对各商业银行有相应的权利,商业银行规定的利率也系缘于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虽然可以有条件的进行上浮调整,这仅仅是国家为了调整商业银行的操作动作规程及盈收而做的自由裁量的规定,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系代表着国家权力机关作出的有绝对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其依据的也应是国家有权机关发布的无争议的标准,而此标准即应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
三、对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规范操作的构想
由于执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利息计算不规范不标准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应颁发相应的司法解释或司法文件,以由各级人民法院执行机构予以参照,对于利息计算中期间开始和结束、计算标准利率、个案计算参照等,这样不仅可以让法院有法律依据,也可以让当事人在利息计算方面不再产生异议,不用因利息计算的不同而影响执行效果。
原判决给的宽限期内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如果超过宽限期则还需支付加倍罚息。
被执行人迟延履行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或迟延履行金自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
(2009年3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5次会议通过)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执行工作几个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川高法〔2007〕390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时,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二、执行款不足以偿付全部债务的,应当根据并还原则按比例清偿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与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但当事人在执行和解中对清偿顺序另有约定的除外。
此复。
附:具体计算方法
附:
具体计算方法
(1)执行款=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2)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迟延履行期间。
继续计息,并按你的合同规定加罚利息。
在民事执行实践中,经常出现对《民诉法》第229条即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或其他义务,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的规定理解和认识不一,难以把握的情况,笔者结合执行实践认为: (一)起算时间的确定: 1、迟延履行利息的起始时间。
执行依据有明确规定给付期限的,应从执行依据确定的给付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计算至执行中实际履行之日止;执行依据未明确规定给付期限的,应以执行依据生效之日开始计算。
2、迟延履行利息的其他期间。
执行过程中,因被执行人的原因,而致案件暂缓执行或中止执行的,暂缓执行或中止执行期间应计入迟延履行期间;执行过程中,非因被执行人致案件暂缓执行或中止执行的,如被执行人的财产进入评估、拍卖等情形,该期间不应计入迟延履行期间;分期付款的,出于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而形成的分期给付,或得到申请执行人同意的分期给付,该期间不应计入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出于单方面而分期给付的,计入迟延履行期间。
(二)利息标准的确定: 对利息标准,有人认为是迟延履行发生时的贷款利率,也有人认为是债务实际履行时的贷款利率。
笔者认为:按利率的期限长短,分为短期贷款利率、中长期贷款利率。
按贷期的标准划分利率档次,分为六个月、六个月至一年、一至三年(含三年)、三至五年(含五年)、五年以上。
根据迟延履行期间的长短比照贷款的期限划分的相应利率档次来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具体计算方法
(1)执行款=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2)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迟延履行期间。
标题:执行阶段逾期利息能否另案诉讼?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事诉讼程序逐渐规范,执行程序也日益严谨。在执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当事人逾期未履行判决、裁定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执行阶段逾期利息能否另案诉讼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执行阶段逾期利息的概念。执行阶段逾期利息是指在民事诉讼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未按照判决、裁定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等义务,导致执行程序难以进行,从而产生的逾期所产生的利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执......
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申请执行的,从每一指定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1。当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必须在法律文书生效后六个月内申请执行;2.当事人都是公民或者一方是公民的,需要在法律文书生效后一年内申请执行;3.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被执行人不按照和解协议履行,申请人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原法律文书的,申请执行期限从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连续计算;4.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人为公民的,申......
罚金也是刑种之一。有期徒刑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有的法条中规定并处罚金的是必须要处罚的,有的规定或处罚金的是可能选择的。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交罚金,法院会强制执行其监护人的财产。法院强制执行时逾期利息应该怎样计算逾期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行为具有双重的危害性,它不仅侵害了私法意义上的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违约行为),更是侵犯了公法所保护的司法权威性(违法行为)。因此应当受到比单纯违约行为更为严厉的制裁。如果当事人双方对逾期罚息没有约定的,应在按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付的债务利息上增加一倍;如果当......
因利息、罚息表述不当而被改判的案件,在改判案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具体表现为,有的判决书不区分借款合同期内贷款利率和逾期贷款利率,及逾期贷款利率和迟延履行法院判决的加倍利率;有的虽然认为当事人间借款合同有效,却对已逾期多年的欠款利率按中国人民...
1. 逾期交付定作物,延期履行合同的法定违约金的计算标准是固定的,其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再是赔付违约金,在此情况下。2. 按逾期交付部分的酬金总额的千分之一偿付违约金,而是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行为,这段时间利益应归于义务人。应向需方偿付违约金。...
在债务案件执行阶段,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争端可能已经解决,但是仍然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确保债务人的财产得到充分的执行。这一过程中,债务人需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判决,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确保其财产得到充分的执行。那么,债务案件执行阶段有必要请律师吗?...
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对该房屋予以财产保全,但执行需要法院依法进行。借贷纠纷,债权人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起诉方式解决。为了避免债务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原告可以在起诉前或者诉讼阶段申请法院对按揭房予以财产保全,在审判阶段只能对该房屋查封冻...
首先,区分银行起诉法院查封房屋是立案后诉讼中的财产保全还是生效判决后执行阶段的查封;如果只是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你也说了你有自己的理由。建议聘请律师代理案件,尽量减少损失。具体情况请与承办律师沟通;生效判决已经进入执行阶段的,债务无法清偿。建...
标题:信用卡逾期到执行阶段还能协商吗? 随着金融消费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我们会出现信用卡逾期的情况。那么,信用卡逾期到执行阶段还能协商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
【案情】原告鸿途公司与被告古元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2013年4月28日判决:一、古元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鸿途公司73916570元及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自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其中22000000元从...
信用卡逾期被起诉的流程时间可能会因地区、法院和案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情况下,该过程可能会持续数月到数年。在这段时间里,原告(即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和被告(即逾期患者)将围绕争议的核心展开一系列法律诉讼。以下,我们将详细了解信用卡逾期被起...
建议尽快偿还欠款,如果逾期严重,最后会采取起诉的方式。严重逾期将面临:一、承担高额逾期费用。对于逾期费用,不同网贷平台的名称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不管是叫逾期罚息、逾期管理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名字,收费标准都非常高。因此,有能力按时还款的,千...
逾期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行为具有双重的危害性,它不仅侵害了私法意义上的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违约行为),更是侵犯了公法所保护的司法权威性(违法行为)。因此应当受到比单纯违约行为更为严厉的制裁。如果当事人双方对逾期罚息没有约定的,应在按银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