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主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主债务停止计息后保证人的保证债权是否也应停止计息,在司法实务中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观点各级人民法院的裁判观点不一致,笔者更倾向于后者,即保证人对其保证的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其保证债权不停止计息,更为妥当,理由如下:
首先,从法律规范的立法目的看,通过对《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之剖析,可对破产债权停止计息之目的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保证破产程序顺利进行。如不停止计息,各个破产债权在破产程序中的数额处于不能确定的状态,无法及时确定债权数额必然会影响其破产财产分配,使破产程序的进行受到不利影响。其二,现实中各个债权对利息计算的法定或约定的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如不能统一停止计息将会造成各债权人之间债权计算因其差异而导致不公平。其三,假定在破产程序进行中不停止计息的情况下为了计息公平而统一计息标准,对各债权人而言,无非是实际分配到利益的比例降低,其对利息高的债权人有失公平。故如果对保证担保债权停止计息,显然不符合《企业破产法》设置停止计息制度的立法目的。
其次,从规定的内容来看,《企业破产法》是一部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的特殊性法规。其调整的法律关系有着与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不同之处,《企业破产法》既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进行调整,同时又规定企业破产时参与各方须应遵守该法规定的相应的程序。《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债权人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其属典型的程序性规定。之所以要将破产债权限定为破产申请受理时享有的债权,在于破产程序是为了公平地实现概括清偿,故须先对破产债权的数额进行确认,这就必然要求确定一个统计破产债权的基准时间,否则破产债权将处于不能确定的状态,从而导致破产程序无法终结。因此,《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立法目的,在于调整多个破产债权人之间的关系、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完成,并非是为了减轻保证人责任,故保证人不能直接援引该规定主张免除其相应责任而停止计息。 再次,存在例外的法律规定,《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仅是规定债权人进入破产程序后对债务人的债权停止计息,并未规定债务人的保证人在破产程序外的担保债权也停止计息。欲要停止债权人对保证人已经依法享有的权利,必须有法律明确规定为依据,否则就不应停止本应依法应计算的利息。《企业破产法》第九十二条第三款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重整计划的影响、第一百零一条和解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和解协议的影响、第一百二十四条破产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对债权人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未受清偿的债权,依法继续承担清偿责任等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破产法立法中,实行的是对债务人进行余债免除,而对于作为担保人的保证人不在余债免除之列。
最后,债权人主张债权有选择权,《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保证期间,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的,债权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也可以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即主债务人破产时,法律赋予了债权人享有是否参加破产程序的选择权。如果债权人没有选择参加破产程序、而直接向保证人主张债权时,因债权人未参与破产程序故而不受《企业破产法》的约束,此时保证人应依照《担保法》规定承担全部保证责任。因此在债权人选择参加破产程序时,保证人的责任范围自然也不应减轻,否则,债权人必将选择不参加破产程序,以此防止因参加破产程序而必然减少的债权损失。这也与《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债权申报之目的相违背,反而变相鼓励债权人不予参加破产债权申报,而直接向保证人主张债权。
综上所述,保证作为债的担保的一种形式,其制度设计的初衷在于当债权人不能于债务人处收回本金及利息时,由保证人代债务人进行清偿从而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并非是要减损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更不能成为债权人在他人他处进行救济的障碍,那么肯定说的观点更加符合债权人的利益以及两部法律的立法初衷。
保证作为一种常见的担保方式,在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保证人是指与债权人约定,为主合同债务提供担保,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其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一方当事人。 保证是以人的信誉和财产来提供担保,相...
【裁判要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担保人承担的担保责任范围不应当大于主债务是担保从属性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主债务人破产申请后,主债务...
【裁判要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担保人承担的担保责任范围不应当大于主债务是担保从属性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主债务人破产申请后,主债务...
对银行而言,须了解当地实践中的做法,收集和提供相关判例,争取对保证人的追偿适用破产不停止计息的判决 企业破产法第六章债权申报中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依据该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制度解释》)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我们知道,先前我国存在一部《担保法》及《担保法解释》,但是《民法典》颁行后,统一...
借款人申请破产担保人怎么办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借款人申请破产的,如果保证合同是有效的,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的,保证人可能要提前清偿债务。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五十一条 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者其他连带债务人已经代替债务人清...
1.如果保证人承担是连带保证责任,在债务人破产后,根据《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即使债权人的债权未到期,在债务人破产申请被受理后,亦视为到期债权。此债权人既可...
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依照《物权法》第192条的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需要注意本条还有一项但书规定:但法...
1.如果保证人承担是连带保证责任,在债务人破产后,根据《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即使债权人的债权未到期,在债务人破产申请被受理后,亦视为到期债权。此债权人既可...
主债权转让所满足的条件 1、主债权的转让必须是在保证期间内发生的。 保证期间是担保银行承担保证责任的时限。根据《担保法》第25条的规定,在保证期间内,主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换言之,银行的保证责任随着保证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