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司法审查、确认和救济保证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其目的最终也是保证替代性解决方案的合法性和效力。两者衔接的具体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进行完善:
1、加强司法行政部门、律协与法院常态联动的工作机制
关于实现律协、司法行政部门及法院的联动措施,从组织源头上加强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与法院的协调、沟通,从调解组织的设立、调解规范的制定及调解员准入机制的设定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加强与法院诉讼程序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律师调解制度真正的落实。
2、进行专门性立法
目前,律师调解发展虽然进行了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在多元化解纷方式中取得了一席之地,但关于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缺乏法律层面的规制,这就导致了两者衔接的合法性及正当性的缺失。在构建多化解机制形成的当下,未来要推动律师调解制度蓬勃发展,还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就律师调解进行专门性法律法规的制定。
3、明确调解协议司法审查的程序和标准
最高院出台的《律师调解意见》将律师调解协议定性为民事合同,并规定了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机制。但除双方当事人当场履行完毕的协议外,在律师调解中所形成的其他协议,依赖于当事人的自觉履行或共同申请确认基本不现实。且对司法确认的程序、期限,审查的标准是仅限于形式审查还是实体审查,以及审查的范围是否仅限于调解协议本身,还是整个调解事件,该意见并未进行明确规定。司法审查标准和范围的确定对于保护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公平则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实现律师调解与法院诉讼程序的衔接,无论是律师接受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委托调解的案件,还是当事人自主申请调解的案件,对于律师调解不成的,至法院立案受理后,除非各方当事人同意,否则法院不应再次启动调解程序。该做法的目的,是同时保证调解的公信力和司法审判的权威性,再次明确调解和诉讼是平等的社会解纷方式。 4、培育律师调解的专业化和市场化
虽然目前律师调解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尚缺乏直接市场化运营的条件,还需要司法、行政等有关机关在组织机制保障和经费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律师职业的市场化运作特点,必然要求律师调解发展的最终形态应当是调解服务的市场化。而市场化意味着律师调解必须是常态有偿的。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律师参与调解的积极性,甚至是实现真正的中立性。
律师调解的完善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完善律师调解制度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减少讼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依照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主要的法定维权渠道是: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劳动保障监察程序。目前两个程序都存在各自的不足: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劳动者需出庭举证、办理比较繁琐的仲裁诉讼手续,劳动者常常由于应诉能力不强导致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按...
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包括什么 特别程序,是指法院审理某些非民事权益纠纷案件所适用的特殊程序,与之相对应的是通常诉讼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与通常诉讼程序围绕一定的民事权益争议不同,特殊程序不涉及具体的民事权利义务,而是申请人请求法...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全文如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此条规定赋予了行政执法证据以刑事证据的资格,使得行政执...
不履行劳动调解后怎么弄 劳动调解后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第11条的规定,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的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由...
【医疗纠纷的特点是怎样的】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纠纷而言,医疗纠纷具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是设计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时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因为任何一种纠纷解决方式,无论是诉讼、仲裁,还是调解、和解,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只有与所要解决的纠纷的特点相适应才...
调解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大量的民事纷争以调解结案,不仅节约了大量司法资源,也为当事人平息矛盾、化解纷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传统的民事案件相比,商事案件的调解率始终较低。 为提高商事案件的调解率,促进商事纠纷案结事了...
根据劳动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进入诉讼的前置程序,如果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依法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劳动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但在劳动争议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因劳动争议案件和劳动仲裁裁决的特殊性,人民法院如何对劳动...
一、完善了案件的管辖制度 首先是扩大了协议管辖的范围,新法第三十四条将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协议管辖的案件类型从合同案件扩大到了其他的财产权益纠纷,使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得到了更明确的贯彻和落实,方便了当事人的诉讼。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
摘录:二十、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前款情形,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之后的第二倍工资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