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村民自建道路上发生事故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关键看该路是否允许社会车辆和公众通行
案情:2008年12月5日22时许,犯罪嫌疑人王某驾驶三轮摩托车在当地掘港镇掘蔡路(该路系当地村民自行修建)行驶时,因超越吕某的电动车,与管某驾驶的同方向行驶的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致管某死亡。
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内但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地方。本案中,掘蔡路未经公路管理部门验收认定,根据《公路管理条例》,其非公路。所以,掘蔡路不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所指的道路,因而其不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之内,所以本案应定性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道路”应是指允许社会机动车辆及公众通行的地方。掘蔡路虽未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但它允许社会机动车、社会公众通行,因而也是法律意义上的“道路”。所以本案应定性为交通肇事罪。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交通事故在构成犯罪的情形下,根据发生地点是否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予以不同的定性。在公共交通范围内一般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在公共交通范围外,可分别以重大事故责任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定罪处罚。那么,本案中,掘蔡路是否属于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呢?
首先,所谓公共交通管理范围是指纳入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管理范围内的道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未对部分乡村进行交通管理,在这些路上没有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但这些并不能否认其仍是允许社会车辆和公众通行的“道路”的本质属性,因而其理应属于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这些路上通行的社会车辆和公众,并不能因为交通管理机关不管理,就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各行其是,车辆、行人无论在什么“路”上,均应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因此,对公路是否“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的理解,应看其是否允许社会车辆和公众通行,而不是看是否有必备的交通信号等设施。
其次,交通事故侵犯的客体决定了该类犯罪应定性为交通肇事罪。所有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犯罪,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看也是一种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也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但立法者仍专门规定了交通肇事罪,就是因为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有特殊性,其危害的是公共安全,同时犯罪主体及犯罪环境均有特殊性。在乡村路上虽然通行量有别于公路或城市街道,然而肇事者一旦无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同样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甚至是危害,其行为尽管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但更符合危害公共安全的特征。
裁判要旨 交通事故不以是否接触为构成要件,侵权行为人在不适宜超车路段超车导致损害发生,虽然与受害人没有接触,但行为人不按规定违规驾驶车辆与损害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案件索引 一审:江西省玉山县人民法院(2017...
规 则 要 述 规 则 详 解 01 . 车辆坠河后导致发动机进水损坏的,保险公司应赔 从投保目的、诚信原则分析,发动机进水免责条款特别约定,应排除车辆因坠河后导致发动机进水损坏情形。 标签:机动车保险|发动机进水|投保目的|合同解释...
1.交通肇事案件中逃逸行为已作为入罪要件的,不能再作为加重处罚情节重复评价——龚德田交通肇事案本案要旨:交通肇事案件中,已作为入罪要件的逃逸行为,不能再作为对被告人加重处罚的量刑情节而予以重复评价。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7年第6期(...
前言:本期推送案例为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涉及同向行驶的重型半挂牵引车经过时,受害人驾驶的电动车突然倒地导致其受伤,机动车驾驶人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问题。占某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鹰潭中...
案情 2011年8月9日,原告谭某驾驶被告某建材有限公司所有的沪A72116、沪C9115挂重型半挂车到江西省**镇市电厂拖运煤灰。当日22时10分许,在电厂内排队等待装运煤灰过程中,因车辆出现故障,无法启动,在被告某建材有限公司押车人的建...
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是在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在主体方面,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其非机动车主的主体身份符合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构成要件。在客观方面,其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他人死亡的重大事故,二者之间存...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曹某、井某违反有关道路交通管理规定,违法驾驶车辆并发生交通事故,是导致朱某死亡的直接原因,两被告应对原告方因朱某死亡造成的损失承担主要责任。因朱某系无偿搭乘,与被告曹某构成好意同乘关系,应当酌情减轻被告曹...
辩护词应当具有针对性,否则就没有意义了,法院也不会采用,下面是一个无罪辩护词。 可以参考: 一、被告人对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没有主观上的过失。 我国《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一家陶瓷公司工作的崔沫珠下班回家时,因所骑电动车速度快,再加上天下雨、未发现路面水坑,一不小心便...
指导案例1450号王某华、陈某华交通肇事案——车主指使驾驶人员逃逸致被害人遭连环辗轧死亡的刑事责任认定一、基本案情被告人王某华,女,1972年×月×日出生。2019年11月29日被逮捕。被告人陈某华,男,1966年×月×日出生。2019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