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民事赔偿需要仲裁吗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职业病民事赔偿是可以进行仲裁的,例如双方签订工伤赔偿协议产生纠纷的,可以持赔偿协议到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
第十六条?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项;
(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怎算
职业病病人的诊断、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
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3、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4、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5、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6、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7、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
8、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工伤十级私了5万不能确定是否合理,需要看伤残的具体情况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计算。 工伤十级赔偿标准: 医疗费用、住院期间伙食补助、工伤津贴(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一次性伤残补助(6个月本人工资),如合同到期或者解除劳动合同还需...
一、职业打假人是否是敲诈涉嫌违规吗?职业打假人是否是涉嫌违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要职业打假人在打假活动中能够守住道德法律底线,以此为职业并无不可,其行为对维护市场秩序、伸张消费者权益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打假人恶意打假,以违法为代...
【案情概要】张某是某集装箱公司员工,从事打砂、喷漆工作,某集装箱公司已为张某参加社会保险。 张某因双耳耳鸣一年,头晕、气紧,于2007年3月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治疗,同年6月经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为职业性轻度哮喘,同年7月经江门市某区人社局...
工伤赔偿 我们知道当员工在工作期间遭受一定的损伤或者是事故,是需要申请一定的赔偿,那赔偿的项目有很多,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医疗费,护理费等相关方面的费用,而今天主要为大家分享的...
要点提示:因第三人侵权致工伤,误工费与停工留薪期工资竞合的处理,在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则可资援引的情况下,应对误工费与停工留薪期工资进行性质认定,从填平原则和实际赔偿原则出发,依就高原则确定两者之中数额较高的作为劳动者应获得的赔偿数额。 案例...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去医院查出了职业病,公司没给交社保!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导读:有粉丝咨询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出是职业病,公司没有交社保,员工要怎么办?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
工伤协议赔偿书的见证人找谁合同见证是民间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约束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工伤协议赔偿书的见证人可能找律师、公证人等的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
对于工伤发生比较常见的是建筑工地,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往往是将工程转包给包工头,由包工头雇佣工人,或者是分包给劳务分包公司,那么工人受伤后到底该如何救济? 两种途径 1、工伤理赔:人社部门一般要...
不可以!工伤认定的职权,法律规定由人社局行使,其他机关无权认定。工伤认定超过时效,是不能按工伤主张权利的。如果人身损害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可以按人身损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权利。《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必须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应当自上述日期起一年内提出申请。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未在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