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有关的法律知识有哪些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哪些当事人和机构可以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法院委托;
2)卫生行政部门移交;
3)患者本人;
4)死亡患者的近亲属,顺序为:①配偶②子女、父母③兄弟姐妹;
5)医疗机构
哪些情况下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
2)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
3)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
4)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5)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
6)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谁预缴付
1)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2)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
3)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4)法院首次委托鉴定的,由医疗机构缴付;
5)对首次鉴定不服,再次申请鉴定的,由申请再次鉴定人缴付;
6)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大家看完本文的内容之后都清楚了吧,这也是目前比较重要的法律知识。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律聊网专业律师。
1.卫生法律法规有哪些 卫生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有关医护人员的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2.有关医疗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中医药条例等。3.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如精神卫生法等。4.有关医疗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规...
医疗事故鉴定所需的材料有哪些《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
医疗过错解决途径有哪些,需要注意些什么医疗过错解决途径有哪些处理医疗纠纷有三大途径:协商、行政处理、诉讼。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解决纠纷,医患双方都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准备相应的证据。患方要及时要求复印甚至封存病历资料,封存引起争议的药品等实物,保留...
一、医疗事故怎样进行司法鉴定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发生后,经行政调解,调解未能解决者,医患双方都有权申请技术鉴定,其程序如下: (1)由申请者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签定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写明事情发生的经过及时间、地点,提出申请鉴定的理由...
【网友咨询】 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有哪些,怎样选择? 【律师解答】 根据鉴定权支配力量的不同,鉴定可分为:自行鉴定、行政鉴定、司法鉴定。 1、自行鉴定是公民对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产生争议的专门性问题委托专业性的检测机构或相关专家进行检验、评价、...
1.卫生法律法规有哪些 卫生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有关医护人员的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2.有关医疗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中医药条例等。3.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如精神卫生法等。4.有关医疗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规...
启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办法有哪些一、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这种启动方式是指医患双方当事人虽然对发生的医疗损害事实及其形成原因、损害程序、医疗过失行为在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序等未能达成共识,但是双方同意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上协商解决上述争议的...
一、哪些医疗侵权证据不被法院采信(《侵权责任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证据采信,不是所有的证据都是有用的。这里的有用指的是能否被法庭采纳,作为最后判案的依据。也就是证据采信问题,法庭对证据采信的原则就是所谓的证据三性问题,真...
医疗事故鉴定要遵循哪些原则医疗技术鉴定是一项极为严肃的工作,它所做出的结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是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处理的根据,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名誉等切身利益。因此,鉴定工作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原则。...
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程序中止的情形有哪些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有权中止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能被中止鉴定的情形包括:(一)、当事人未按规定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的,医学会将已经受理的医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