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刑事犯罪中可以有精神损害赔偿吗

2023-06-06 14:42发布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刑事犯罪中可以有精神损害赔偿吗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人格权利,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当这些方面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就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那么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有哪些?刑事犯罪中可以有精神损害赔偿吗?小编为您解答。

  在侵权行为发生后,一般需要由行为人对受害人进行赔偿,这种补偿主要是物质方面的,然而实际当中还存在一些情况,不仅可以要求物质赔偿,还能获得精神损失费。但是针对这种赔偿我国民法规定了一定的限制条件,接下来就让小编为您介绍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刑事犯罪中可以有精神损害赔偿吗。

  一、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8日颁布的法释[2001]7号《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院《解释》)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四种情形:

  一是侵害他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二是侵犯监护身份权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给监护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三是侵害死者人格权或非法利用、侵害遗体、遗骨给死者近亲属造成精神损害的;

  四是灭失或毁损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而造成精神损害。

  此外,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之规定,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里的损害赔偿既包括物质损害赔偿,也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符合以上范围情形的则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反之,不符合以上范围情形的则不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刑事犯罪中可以有精神损害赔偿吗?

  1、针对犯罪行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47号)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7号)进一步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2]21号)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得更加具体,“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上述三个司法解释以递进的方式明确了受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还是单纯的民事诉讼程序中,也不管是针对刑事责任人还是刑事责任人以外的保险公司,只要受害人的精神损失是犯罪行为造成的,其诉请的精神损害赔偿均无法获得司法救济。

  2、受害人诉请精神损害赔偿限于不涉及犯罪的侵权案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司法理论界与实务界争执不休的话题,倍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支持者认为,尽管罪犯被判处刑罚可使受害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精神慰藉,但仍不足以抚慰受害人的痛苦,刑事处罚是无法替代受害人被侵害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与痛苦的,而经济赔偿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或者消除精神上受到的伤害,犯罪案件中免赔精神抚慰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犯罪成本,等于是纵容犯罪;反对者认为,罪犯承担了刑事责任,使受害人得到了精神抚慰,就不应另行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且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再一次明确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以上便是为您介绍的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刑事犯罪中可以有精神损害赔偿吗”的内容。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只限于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形,不能随意扩大,因为对于侵权行为,行为人已经进行过物质赔偿,精神方面的补偿主要是带有抚慰性质的,因此只有当像人格权这类的精神权利受到侵害时才能请求,且刑事犯罪中一般没有精神损害赔偿。

来源:网络

声明

本平台所推送内容除署名外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学术探讨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1-09-18 23:24

    近年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不仅一直是我国刑法学界、民法学界和法学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且也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安人员、检查人员、法官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究竟能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哪些...

    从双重处罚看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1-09-05 14:2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能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法学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一方面,随着人权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权利的价值,人身权和人格权制度有了很大发展,对这种精神权利的救济措施也在不断地完善。1987年《民法通则》首次...

    最高人民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议案的答复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1-09-04 03:40

    最高人民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议案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法办﹝2011﹞159号签发人:张军 对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039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47号与法释(2002)17号的建议收悉...

    浅议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1-09-18 23:22

    探讨精神损害赔偿,不能忽视对精神损害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刑事领域的精神损害,是指精神利益的损害,非财产利益的损害,是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侵害自然人的人格权、身份权以及特定的财产权,致使自然人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有损害就应有救济,...

    不予精神损害赔偿情况有哪些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7-13 08:54

    一、不予精神损害赔偿情况 1、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

    刑事案件中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4-20 00:05

    我国《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在2009年《侵权责任法》的基础上,针对侵权领域暴露出的新问题,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加以完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中规定: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

    被害人能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1-09-04 04:25

    【案情始末】 2012年2月23日,谢某之子在廖某开办的托儿所因老师失职走失,被钟某绑架并致死。被告人钟某犯绑架罪被判死刑并赔偿谢某损失。后谢某以廖某为被告诉至法院,要求廖某赔偿其精神损失。 但是,本案在审理中出现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廖某...

    最高院: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不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判赔范围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3-31 11:30

    来源:最高判例;作者:陈鸣鹤律律师引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赔偿范围是否包括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一致存在争议。比如,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在2020年11月1日印发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意见》第4条中明确规定,...

    刑事附带民事的赔偿范围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11-14 11:27

    当事人在咨询刑事案件时,经常会问到,能否直接就因犯罪行为受到的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进行赔偿。 我们知道,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解决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但是,...

    国家赔偿常识刑事案件精神赔偿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4-20 11:08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使得在民事领域,侵害他人人身权与特定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当侵权行为超过一定的限度而构成犯罪时,被害人能否行使精神损害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