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职工在家加班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是否可以视为工伤?
【理由】《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将工作带回家,在家加班工作,应当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第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规定,制定和实施该条例的目的在于对“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因此,理解“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首先应当要看职工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从事本职工作。为了单位的利益,将工作带回家,占用个人时间继续工作,就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其次,《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二)、(三)项“认定工伤”时的法定条件是“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第十五条“视同工伤”时使用的是“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相对于“工作场所”而言,“工作岗位”强调更多的不是工作的处所和位置,而是岗位职责、工作任务。职工为完成岗位职责,在家加班工作,当然可以理解为属于第十五条规定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第三,视为工伤是法律规范对工伤认定的扩大保护,的确不宜将其范围作扩大理解。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第十五条将“工作场所”替换为“工作岗位”,本身就是法律规范对工作地点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将“工作岗位”理解为包括在家加班工作,是对法律条文的正常理解,不是扩大解释。职工在家加班工作,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在此过程中职工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当然应当视为工伤。可参考(2017)最高法行申6467号行政裁定。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关于行政审判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
【小编按】这个案例一波三折,从2011年11月事故发生至最高法院2017年11月29日做出裁定,耗时6年!最高法院在裁定书中对《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条款做了精辟的论述,可供实务...
姜铁山系湖南搂花炮公司员工。2014年6月8日晚,姜铁山在加班过程中感到头部不适,晚9时许结束加班回到宿舍休息。次日凌晨1时许,姜铁山因头痛被送至临湘市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系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公司向岳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张翼得生前是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工务段职工,2014年4月27日,因在单位值班时身体不适,于18点30分左右请假回家后吃了止疼药感觉好些,就上床休息,张翼得之妻孙小妹做好晚饭后因张翼得已经睡着就没有叫醒他吃饭和去医院检查。 次日早晨6点左...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本条立法本意在于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伤害职工、职工所在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复议与...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参考性案例】山东金宇建筑集团诉山东省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行政确认案(行政审判指导案例第61号)裁判要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
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刘某军早上乘坐公交车时晕倒猝死。广州市天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广州市天河区人社局)以刘某军所乘坐的公交并不停靠学校及附近站点,且无证据显示其在车上有处理与工作有关的事宜为由,不予认定工伤。刘某军的家属则认为,高...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那么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请假回家休息,而后死亡的,是否算是工伤?详情请看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
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行 政 判 决 书(2019)冀10行终182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廊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广阳道19号。法定代表人张维真,局长。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雷新宇,女,满族,1967年7月3日出生,住...
一审判决:不能苛求一个普通人在发病后对疾病可能导致的后果能严重到事关自己的生死提前作出判定,应当视同工伤一审法院认为,在认定事实方面,各当事人的主要分歧在对于突发疾病时间起算点的确认上,家属和单位认为应当是上班期间,即孙云龙感到身体不适的2...
伍伯系某县某能源公司黄石镇一煤厂(简称黄石煤厂)的工人,工作岗位为运煤工。2013年1月20日下午3点左右,伍伯上班时因感觉身体不适提前下班,并向厂方请假后借款500元准备回家,因天色较晚,并未离厂。当晚9点左右大吐血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