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立法中,反家庭暴力立法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那么备受关注的家庭冷暴力以及同居期间的暴力是否能认定为家庭暴力吗?下文为大家详细解答,反家庭暴力法的新进展。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2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与一审稿相比,本次草案扩大了反家暴法的适用范围,明确指出,家庭成员间的精神侵害属于家庭暴力,同居关系之间的暴力行为也被视同家庭暴力。
在一审稿中,中小学、幼儿园、医疗机构等单位的家暴强制报告义务成为一大亮点。在此基础上,二审稿扩大了家暴强制报告的主体范围,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若在工作中发现疑似家暴行为的,都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草案还明确,受害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民法院应在申请受理的72小时内作出裁定,情况紧急的要在24小时内裁定;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老幼病残孕等家庭暴力中的弱势群体,草案强调,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草案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送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日常生活中对家庭暴力缺乏清晰认知的人不在少数,至于如何在自己或他人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时收集证据更不甚了了。 一、对家庭暴力应有系统性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暴法》)早已于2...
关键词:家庭暴力 离婚诉讼 证明标准 损害赔偿 摘 要:夫妻间人身暴力是最典型的家庭暴力,由此引发的离婚诉讼蕴含着受害人要求维护人身安全、解除身份关系等多重诉求,涉及《婚姻法》与《反家暴法》的衔接适用。对于此类案件所特有的争点如家暴...
一、首部反家暴法施行的意义是什么?首部反家暴法施行的意义在于:1、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反家暴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家暴的范围,从而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依据和保障。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家暴行为,对于监护关系、寄养关系、同...
一、遇到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办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
201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是指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
我国首部反家暴法出台,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机构发现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否则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发现家暴不报告如何处理 为及时制止家暴行为,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学校、幼儿...
张三和李四结婚就是一个错误。在和李四谈恋爱那会儿,张三并未表露出脾气暴躁的一面。但结婚后的张三性情大变,动不动就家暴李四,还曾不止一次地威胁李四,如果敢离婚就会对李四家人不利。 于是李四选择一次次的忍让,...
2016年,我国第一部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生效,其中明确规定,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到底什么是家庭暴力呢?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
住的上海的小王和小张是江西人,一起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为了维持生活,一家人来到上海,开了一个加工铝合金门窗的小厂。 他们两个人经常因为生活的压力和照顾孩子等方面的问题发生争执,小张会时不时的会对小王实施家...
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 1、根据《婚姻法》第43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受害人要求依法处理的,公安机关才能受理,受害人未向公安机关要求处理的,公安机关不予处置。 2、《婚姻法》第43条第3款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爱害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