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我国生态保护的立法理念

2023-06-06 17:16发布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我国生态保护的立法理念

【摘要】文章结合环境法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更新,分析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在国际和国内环境保护中的形成和发展;阐述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在我国生态保护立法中确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合理性。【英文摘要】Taketheviewpointoftheenvironmentallaw’sinnovationfromthefirstgeneration”tothesecondgeneration”,thethesisanalysestheIEM”idea’sformationanddevelopmentbothhomeandabroad,expoundsthebasicimplicationoftheIEM”,anddiscussestherationalityofestablishingIEM”ideaintheLegislationofourcountry’secosystemprotection.【关键词】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第一代环境法;第二代环境法;立法理念【英文关键词】IEM”;environmentallawofthefirstgeneration”;environmentallawofthesecondgeneration”;legislativeidea【写作年份】2007年【正文】一、从全球背景看生态保护立法理念的发展及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确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环境法对于解决各国环境问题,尤其是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在发展国内经济时期所出现的公害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国家的环境法律制度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但是,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以及后来被逐渐重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在国际上,一般将这一时期的环境法称为第一代环境法”。第一代环境法”的核心是污染法和资源利用法,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后果的消极防范,它是反应性的法律和政策体系。[1](p6)因此,污染的事后防范、末端治理也就成了第一代环境法”的立法理念和方法。从1972年6月5日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到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再到约翰内斯堡《21世纪议程》,各国在谈判的基础上制定的许多新的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已经进入了国际领域。在这一背景下,环境法的基本内容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侧重污染防治转向了生态保护,集中表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和土壤[2](p15-25);环境法的理念和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在许多生态系统与资源保护领域,开始引入生态系统”(ecosystem)模式或者超越公园”(beyondparks)模式,完全超越了传统的围栏公园”(parkswithfences)模式。[3](p27-32)这些变化使得环境法开始向第二代”迈进,其代表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拉姆萨公约》。按照国际上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二代环境法”应当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基本价值观和伦理准则对环境法的制定尤为重要;第二,环境法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众多法律关系的有机结合,法律的关联性或整体性是其反映自然规律”所必需的;第三,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是环境法的特征,环境科学必须和法律同时讲授、同时发挥作用、同时自觉强化;第四,环境法是一个复杂、有机的系统,环境法的原则和准则可以贯穿于许多领域;第五,不同社会的文化传统应当得到充分尊重,以使环境法得到更快、更有效的实施;第六,环境法应当建立有效的制度消除浪费、重复使用或者循环利用所有现有废物;第七,从法律角度重新设计切实可行的社会行为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管理好环境。[4](p35-41)上述特征表明,第二代环境法”侧重从环境的综合性、联系性以及规律性角度探讨生态保护问题,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已成为第二代环境法”的主要理念和方法。中国环境法发展进入2000年之后,也在进行着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变,其典型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等几部重要法律的颁布。[5](p6)上述法律的制定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即中国环境法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引入了第二代环境法”的理念和方法。与此同时,中国环境法学界也开始了对第二代环境法”的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相关知识

    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新理念探析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6:2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出现在人们的眼中,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客观存在结构,对原有法律体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从而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法律规范需求。 面对越来...

    落实好民法典,全面提升“四大检察”品质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6 09:54

    ? 检察人员学习民法典,重点在于掌握民法典的中国特色,探究其规范功能,明确其面对的社会问题,洞悉其背后深意,在办案中落实民法典,更好地实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 各级检察机关应当特别重视对民法典的学...

    西部环境治理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4-20 17:44

    【摘要】本文采用采用实证和比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成因和根源,借鉴国际上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的应用,认为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生态系统工程,需要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的理念,从法律政策、生态经济、人口控迁、企...

    民法典中的动产和权利担保体系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6 20:41

    民法典施行在即,有必要对这一重大改革的成因、方案、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澄清误解,凝聚共识,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化的解释论方案。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这一改革可以分解为六个环环相扣的步骤,以下详述。 ...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解释怎么解读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0 21:37

    国家为保护市场经济体制和土地被征收者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新出台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新条例在一些方面有了新的规范,还确立了新的机制。下面,瑞律小编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解释做出了一些解答,一起来看看。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

    法律规范合宪性解释的方法论构造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5 22:27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合宪性解释属于法律解释方法的观点,但合宪性解释的方法论研究一直进展缓慢。 过去的十几年里,学界对德国合宪性解释理论与实践的借鉴大大推动了我国的合宪性解释研究。合宪性解释...

    关于遗嘱信托法律问题探析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0:07

    信托作为一种在世界上存续了数百年的法律工具,从其诞生之初至今经历了长年累月的磨炼,可谓凝聚了人类的高度智慧,而遗嘱信托基于人们对代际传承的多元化需求最能体现“信托”最初的本质。 遗...

    山东“以奖促治”优先治理农村水污染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4-20 15:51

    从山东省政府获悉,近日山东省环保厅、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规定通过以奖促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优先治理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区域等,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22 12:03

      一、什么是物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丁亥年)3月16日通...

    从民主与共和的视角分政治体制与法律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30 19:09

    政治体制与法律——从民主与共和的视角分析 在外国法制史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关于民主与共和的思考贯穿了我学习的整个过程。从古希腊城邦制的民主典范,到古罗马的共和制度,再到英国法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