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是不能够办理协议离婚的。协议离婚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男女双方自愿达成解除婚姻关系的约定。精神病患者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协议离婚的主体资格,因而不能选择协议离婚。我国法律之所以这么规定,完全是为了保护精神病患者的权益,避免其配偶利用精神病患者不能正确表达自己态度的弱点,侵占对方的财产权益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其次,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相关规定,如对精神病人存在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精神病人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的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
起诉离婚的程序包括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起诉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第二阶段:答辩阶段 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 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
精神病人是不能够办理协议离婚的。协议离婚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男女双方自愿达成解除婚姻关系的约定。精神病患者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协议离婚的主体资格,因而不能选择协议离婚。我国法律之所以这么规定,完全是为了保护精神病患者的权益,避免其配偶利用精神病患者不能正确表达自己态度的弱点,侵占对方的财产权益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其次,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相关规定,如对精神病人存在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精神病人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的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
在民法上精神病人可分为:一是完全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二是不能完全辩认自己的行为的;三是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对于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前两种精神病人情形依照法律规定可被确认为无民事行为能...
近几年来离婚案件中发现其中有20%左右的是精神病患者离婚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认真审查离婚原因,严格把握离与不离的界限。一方患有精神病的离婚案件离婚原因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有的是属婚前欺骗而提出离婚...
甲与乙二人在2016年经人介绍相亲认识,相处半年后结婚。因双方交往时间不长,并未建立深厚感情,婚后常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从小吵小闹逐渐升级为大打出手。 长期不幸福的婚姻生活令甲倍感煎熬,精神濒于崩溃边缘,...
在民法上精神病人可分为:一是完全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二是不能完全辩认自己的行为的;三是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对于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前两种精神病人情形依照法律规定可被确认为无民事行为能...
我国《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其离婚登记申请。 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离婚不能用协议方式,而必须通过诉讼让法院来解决。那么,法院是否可以在无民事行为人或者限制民事行...
精神病离婚的法律规定: 一、精神病人诉讼代理人的确定 离婚案件中,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诉讼代理人。《民法通则》规定,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应从精神病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中确定,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经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
(1)精神病人作为被告,在原告坚持要求离婚,且能够举证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下,法院还是会判决双方离婚,被告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2)精神病人作为原告起诉离婚,在程序上,首先要进行监护关系的变更,即由配偶作为监护人依法变更为由其他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3条规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
与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离婚只能诉讼离婚,不能像楼上说的倒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的。 要有鉴定材料,然后去法院立案,诉讼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