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诉讼期限

2023-06-06 05:39发布

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诉讼期限

【案情】

原告谭某(女性)以刘某对其有威胁恐吓的行为,于2010年9月15日12时9分拨打110向被告石柱县公安局进行报警,报警内容为:“其经常受到一个手机号码为136xxxxxxxx的男性骚扰,对方系公安系统人员。”被告石柱县公安局南宾第一派出所接警后进行了受理登记,并将此次报警建议做情况掌握,未对原告此次报警进行调查处理。另查明,在2012年10月16日之前,原告向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状起诉重庆市公安局行政不作为,该院经审查后于2012年10月16日通知原告,要求原告补充完整材料后再进行立案审查。2012年11月30日,原告再次向渝北法院递交行政诉状,起诉重庆市公安局行政不作为违法。该院于2013年1月7日正式立案受理,诉讼中,原告同意将被告重庆市公安局变更为石柱县公安局,渝北法院于2013年3月5日裁定将该案移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管辖。

【分歧】

对本案原告谭某起诉被告行政不作为是否超过起诉期限,其起诉期限是三个月、还是两年或五年,存在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三个月起诉期限,进行认定原告是否超过起诉期限。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即两年的起诉期限,进行认定原告是否超过起诉期限,以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适用《解释》第四十二条规定的五年起诉期限,进行认定原告是否超过起诉期限,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诉权。

【评析】

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主要理由如下:

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行政不作为的起诉期限并无明确规定。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解释》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两年。”该《解释》第四十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对其他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公安机关对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为三十日,经批准可延长三十日,即最长期限为六十日。《解释》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可以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是对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起诉期限为三个月,《解释》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是行政相对人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涉及其他行政行为的提起诉讼最长的起诉期限为五年,而本案不属于该规定的情形可以排除。在本案中,谭某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而被告在接到报警申请后虽然受理登记,但未在最长办结案件的期限六十日内作出处理或答复,当然就更谈不上告知当事人的诉权或起诉期限。而《解释》第四十一条就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解释》第三十九条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行政不作为类的起诉期限,结合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行政作为类的规定,可按比照类推的原理,适用《解释》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认定本案原告谭某的起诉期限应为两年。

如果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聊网进行法律咨询。


相关知识

    行政不作为是什么意思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21:07

    一、行政不作为是什么意思 就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认为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未履行具体的法定作为义务,并且在程序上没有明确意思表示的行政行为。所谓行政中的不作为行...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8-30 02:27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行政不作为的主体 行政不作为是对行政主体的不作为状态的否定性评价,因此行政不作为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

    不作为之诉怎么计算诉讼时效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9-01 07:54

    不作为之诉怎么计算诉讼时效行政诉讼是由诉讼时效限制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之规定,行政诉讼时效应当分为以下两种:第一,一般诉讼时效。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

    行政不作为构成要件有哪些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8-29 12:22

    行政不作为构成要件有哪些? 1、行政不作为的主体 行政不作为是对行政主体的不作为状态的否定性评价,因此行政不作为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

    行政诉讼法新旧法衔接的几个具体问题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9-01 13:58

    一、关于起诉期限问题 1、起诉期限的适用 新行政诉讼法将起诉期限从原来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改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新法规定更加有利于保护相对人诉权,对行政机关在5月1日前作出的行...

    复议机关逾期未起诉(行政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复议决定)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6-03 01:22

    实务中,有些法院对法定复议前置程序中因申请人超过法定行政复议申请期限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而提起诉讼的案件以其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为由裁定不予受理,似乎复议申请人丧失了复议权也就丧失了起诉权,认为只有行政复议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复议申...

    行政不作为怎么界定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11:05

    行政不作为怎么界定? (一)行政不作为主体的界定 既然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那么行政不作为的主体必然就是行政行为的主体,即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独立参加行政诉讼...

    行政不作为会怎么处理(行政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0 11:32

    一、行政不作为会怎么处理?行政不作为就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对于行政不作为的救济方式有:1.向其上级行政机关,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面对行政机关的拒不作为,你最应当牢记的三种维权方法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4-20 08:37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对于下级行政机关的违法之处,百姓有权向上级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行政查处,作为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在自身职权范围内的职责,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律师代理的案件中,存在部分行政机关不作为、不答复的情形,百姓在对于此种事项...

    公民起诉行政不作为的注意事项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7-13 08:55

    一、公民起诉行政不作为的注意事项 受案范围有哪些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