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如果行为人在正当防卫前后及正当防卫过程中受到了不法侵害的实际损害,如果行为人是为保护本人利益而实施正当防卫的,则正当防卫人所受损害应由不法侵害人赔偿,即不法侵害人不仅独自承担正当防卫人给其造成的损害,而且还要赔偿其给正当防卫人造成的损害。如果正当防卫人实施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保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利益,在防卫中使自己受到损害的,应根据民法通则第109条“因防止、制止国家、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的规定依法处理。
如果正当防卫人在正当防卫过程发生行为偏差(我们假定行为人的防卫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给无辜的第三人造成了损害,比如民警开枪射击负隅顽抗的歹徒,给无辜的第三人造成了损害,比如民警开枪射击负隅该民警是否需要对其防卫行为所导致的第三人的伤亡承担民事责任呢?笔者认为,在一般情况下,防卫人不应承担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而应由不法侵害人承担,因为这一切都是起因于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行为,但是,如果防卫人具有能采取避免第三人伤亡的防卫方式而没有采取以至于导致了他人伤亡的主观过错的,可以判定防卫人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如果对防卫过当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律聊网相关律师。
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公民实施自救的正当合法行为。依据《民法通则》128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
商品侵权是否可以免责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权责任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六条被侵权人对...
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 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排除其社会危害性,真正成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这些条件是: 避险意图 避险刑法案例意图是紧急避险构成的主观条件,指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的...
两者的相同点在于: 第一,目的相同。两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 第二,前提相同。两者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时才能实行。 第三,责任相同。两者超过法定的限度造成相应损害后果的,均应负刑事责任,...
张三小孩在小区里面与小朋友玩耍,突然冲过来一条大狗咬着张三女儿不放,小区保安看见了就用棍子打狗的头,这狗不经打,保安打了二下它就死了。 现在狗主人来让张三与保安赔偿几千元,这到底应该是我赔还是保安赔呢? ...
你好! 1.二者的法律规定: [1].紧急避险 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 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
紧急避险不是正当防卫,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向的区别:首先,对行为的限制条件不同。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作为排除危险的惟一方法时才能实施;而正当防卫则无这样的要求,即使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用其他方法来避免...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当防卫是指为使...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第一,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害来源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既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也可以是(甚至大多数情况下)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的原因等等。 第二,行为的对象不同。正...
商标侵权免责法定要件是什么1.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2.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3.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4.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