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成医疗事故罪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1.客体要件
医疗事故罪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生命健康安全正遭受病魔侵害的病人。所以,倘若救治措施不能客观上起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则必然由于病情发展而引起人体健康的更大损害,直至导致伤残、功能障碍和死亡结果。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
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违反医疗操作规范或诊疗护理常规。医疗操作规范或诊疗护理常规是关于对患者进行诊治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操作细节。包括检验、病理检查,实施药物治疗、输血、介入、手术、放射、穿刺等。这些操作均需遵循具体的流程规定,如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血型、药物名称、剂量、用药方法等,在实施药物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感受或不良反应、手术前核对患者的姓名、拟定实施手术方式与术前诊断是否相符,全身麻醉病人需有连续不断的生命体征监测和麻醉医师守护等等,这些规范是为了保障医疗操作的安全。医疗事故案件中违反医疗操作规范或诊疗护理常规的情况有:药物使用错误,尤其是麻醉药、精神类药、放射性药,输血错误,手术错误特别是手术定位错误、病理报告错误、生命体征监测错误等等,或者擅离工作岗位。
(2)因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病人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或死亡的结果
危害结果的大小是衡量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和区分罪与非罪的客观标准,构成本罪在客观上必须要求发生了病人严重伤残或死亡的结果。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是指按照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条所称的一级医疗事故和二级医疗事故。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就诊人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严重不负责任行为与病员重伤、死亡之间必须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医疗伤亡结果之形成不同于一般加害事件之处在于:后者是加害行为本身直接引起人体机体损伤,而前者则多是由于医疗措施未能有效阻止病情发展而导致病情恶化而引起伤残或死亡,或者是医疗措施对人体侵害直接引起病人伤亡,或者由于医疗措施客观上加重了病情,促使病人伤亡,可见医疗伤亡结果的出现既同原患疾病有关,又同医疗行为有关。违章医疗行为对病情的实际作用可以是四种,即有效、无效、反效、直接破坏人体。据此,可以把医疗伤亡形成机制分为四种:
①违章医疗行为虽然对阻止病情有效,但是效用不足而最终因病情发展引起病人伤残或死亡,如抢救农药中毒病人时使用的解毒剂数量不足致使病人死亡;
②违章医疗行为对病情没起到任何作用而由于病情发展引起伤残、死亡,这包括医方违章不作为和无效作为两种情形;
③违章医疗行为同治疗需要背道而驰从而加剧病情引起病人伤亡,如用反药等;
④违章医疗行为本身直接破坏人体而直接引起伤亡或同原患伤病相互叠加共同导致病人伤亡,如手术时操作粗心误伤大血管等等。
这四种情形中,违章医疗行为均与病人伤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依社会一般观念观察,上述后两种情形中违章医疗行为与病人伤亡间的联系容易为人们注意,而在上述前两种情形中,由于医疗措施客观上起到一定治疗作用或者至少没有起反作用,、因而违章医疗行为与病人伤亡间的关系易被忽视。这是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医疗伤亡结果之出现大多数同违章医疗行为有关,又与病情本身有关,要认定违章医疗行为对伤亡结果的原因大小应看医疗行为之违章程度即违法性程度如何。只有医疗行为严重违反医疗规章制度,才能由行为人对病人伤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基于对医务工作特殊性及危险性的照顾而得出的结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指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取得行医资格,直接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医院医务人员及经批准的个体行医者、由于医务工作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导致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所以,国家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向来十分重视对行医者任职资格的考核,事实上只有具备一定医疗知识和技能,才能避免行医的特殊危险性,从而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既无医疗技能又未取得行医许可证的非法行医者,这些人不属于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规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主观上对病人伤亡存在重大业务过失。在这里,本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重大过失而不是一般过失,即从主观上过失程度之轻重来说,行为人主观上存在严重过失。临床医疗活动本身有特殊的导致人身伤亡的危险性,医务人员稍有不慎即会发生不幸后果,如果把一般过失行为确定为犯罪、于情理上有失公平、于法律上则有失于严苛。因此,本罪主观方面是指存在业务过失而不是普通过失。医务人员依照法律承担救死扶伤的职责,有义务对自己的医疗业务行为负责,即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负责,而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实际是指其业务技术水平。
如果你有其他疑问,可以向我们律聊网的律师进行咨询。
怎样才构成医疗事故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
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条),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 1、主体——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的自然人。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司法实践中主要是指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不排除一些非专业交通运输人员、非正式驾驶人员违反交通法律法规造成重大事故的情形。 2、主观方面...
污染环境罪客体要件是怎样的 客体即犯罪行为所指向的对象。污染环境罪客体主要指犯罪人员所倾倒的有毒废物、排放的有毒气体等等,这些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构成污染环境罪并不要求犯罪人员造成严重的污染事故,只要污染环境的后果较为严重的,就可以...
一、交通肇事逃逸量刑标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
不构成逃逸,可能涉嫌包庇。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冒名顶替的,是否构成刑事犯罪,必须先明确交通事故本身是否构成犯罪,如不是,则后续包庇行为也不构成犯罪;如是,则涉嫌包庇罪。 一、包庇罪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
1.渎职罪的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渎职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或者造成重大损失时,才构成相应的渎职犯罪;犯罪行为达到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时,才能对行为人处以更重的刑罚。损失金额上一般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可能构成本罪。渎职罪是刑法第九...
《南方周末》2005年2月24日13版刊出布-克著《怎样防止内部消化医疗事故?》(以下简称原文)一文,笔者认为该文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似乎被淡忘了。而实际上对于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条),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
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各种人为因素,例如机动车驾驶人超速行驶或疲劳驾驶等等。此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才能判断是否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毕竟我国对交通违章行为的处罚与对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是不同的。那到底交通肇事罪刑罚是怎样的?下文中瑞律小编为做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