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概念

2023-06-06 12:35发布

法律的概念

概念: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基本特征: 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5、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6、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扩展资料: 公民守法根据: 1.守法是法的要求。 2.守法是人出于契约式的利益和信用的考虑。 3.守法是由于惧怕法律的制裁。 4.守法是出于社会的压力。 5.守法是出于心理上的惯性。 6.守法是道德的要求。 公民守法原因: 公民为什么要守法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一言以蔽之,因为法律是公正和无私的,它需要也值得我们遵守。 具体言之,法律体现了对人的尊严的维护。维护人的尊严离不开对人权利的保护。法律的出发点就是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全面,有效,合理的保护。以公民的权利而言,既有民主权利,又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利。 法律保障权利的全面性。法律保障权利有效性。法律设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受害者进行救济。法律保障权利的合理性,指法律要保护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法律规定了权利不得滥用的原则,一个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影响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能够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在法律本身具有普遍性,是公之于众的,是相对稳定的,是经常能工整的加以执行的。 法的普遍性就是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规范一国领域之中的所有人,不因民族,性别,身份,职业等相区别。这就和习惯,道德,社团章程不同。法律要公之于众,目的是使所有人都知法,守法,使法律的实施处在社会监督之下。 法律不是朝立夕改,必须保持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法律的尊严。但是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当然不能一成不变,因此法律的稳定性只是一种相对的稳定性。 比如法国民法典自1804年颁布以来,一直坚持5年一小修,10年一大修,保持和社会同步发展。美国联邦宪法1789年制定后,国会共通过饿28条修正案,其中批准生效的26条。 法律能否公正的加以执行也是人们遵守法律的原因之一。在一个法制国家,法律是可预期的。依据同一个法律事实,不同地区适用同一法律。 判定结果应当相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法可依比无法可依更严重,司法腐败对整个法制的损害致命性的,因为它破坏了法律的可预期性,正如培根讲的“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 人们对法律的遵守就是要树立法律至上的原则法律至上就是指法律的规范作用,强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当权利的运作和法律运行相饽时,权利应让位于法律;当道德,政策规定和法律相饽时,应以法律厂规范为准;当法律有明文规定时,不得违背法律;当法律无明文规定时,不得违背法律原则。 法律厂的运行离不开人,离不开人对它的遵守,没有了遵守,法律厂就失去了依托,法律的运行必然受到各方面的干扰,法律的作用也无从发挥。 综上所述,我们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公正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守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法律

合同的概念(保险合同的概念)

1、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2、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法律的概念(法律的概念是什么)

概念: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基本特征: 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5、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6、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扩展资料: 公民守法根据: 1.守法是法的要求。 2.守法是人出于契约式的利益和信用的......

犯罪的概念

一句话违反刑法中禁止的行为就行了。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描述犯罪而形成的犯罪概念,也就是将犯罪表述为是触犯刑律、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实质概念是从犯罪的社会内容上描述犯罪而形成的犯罪概念,也就是将犯罪表述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的混合概念,是指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即在犯罪概念的规定中,既揭示犯罪的实质社会内容,又强调犯罪的法律形式特征,使犯罪的实质社会内容和法律形式特征统一在同一个犯罪概念之中。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是形......

法律法规中公民和他人的区别(在法律上,公民和人民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1.在法律上,公民和人民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在政治常识中,经常会出现公民与人民这两个概念,并且在经济常识中还有一个与它相近的概念:国民。所以我们把它们一起区别一下。 正确理解公民、人民、国民的涵义 公民、人民、国民这三个近似概念,经常出现在一些法律条文、书籍、报刊上,弄清它们的涵义并加以区分,是十分重要的。现浅释如下: 公民一般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凡取得某国国籍,就成为该国的公民。各国公民通常是由各国国籍法确认的。国籍法是取得、丧失和恢复国籍的法律。我国新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

法律的概念


相关知识

    人民的概念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27 11:49

    人民与公民、国民是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都反映了一定社会关系和人们在国家中的地位,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①人民是个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和历史内容,是相对敌人而言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而公民或国民是个法律概念,指具有一国国籍、并...

    医疗纠纷法律法规培训目的(医务人员为什么要学习卫生法律法规)

    来源:医疗纠纷 时间:2021-08-30 10:32

    1.医务人员为什么要学习卫生法律法规 因为随着法制社会的推进,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不断增强;同时,经济水平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在医疗服务中还存在这大量的缺陷和过失行为。各种原因使得医疗纠纷数量明显增多...

    中医药法律法规培训班举办(医院法律法规培训内容.)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23:47

    1.医院法律法规培训内容.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GONGQ岁月医院法律法规培训手册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一适用主体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

    民事权利的概念(民事权利的概念是什么)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0:41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简单的说,就是权利主体对实施还是不实施一定行为的选择权。在理解权利的概念时,要注意与权能和权限相区分。其中,权能通常指权利的具体形式;而...

    合同的概念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26 00:04

    1、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

    破产概念新说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7 11:12

    一、破产概念的缘起破产(Bankrupty)是纯粹的外来语汇,它发源于古代欧洲。但古代究竟何时?有的说它缘起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有的则认为它发萌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笔者考证了一下《汉谟拉比法典》,觉得其中有一个条文可以诠...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11 09:38

    1、定义区别: 人民,更多意义上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即一国成员之中,对某个政党的理念表示认同并拥戴,那么该部份成员即为该政党之人民。 公民,是相对国家而言,即每一个自然人,自他出生在某一国之日起,就取得的作为该国成员的资格,这个资格也叫国藉...

    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10 13:20

    1、定义区别: 人民,更多意义上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即一国成员之中,对某个政党的理念表示认同并拥戴,那么该部份成员即为该政党之人民。 公民,是相对国家而言,即每一个自然人,自他出生在某一国之日起,就取得的作为该国成员的资格,这个资格也叫国藉...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09 09:05

    1、定义区别: 人民,更多意义上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即一国成员之中,对某个政党的理念表示认同并拥戴,那么该部份成员即为该政党之人民。 公民,是相对国家而言,即每一个自然人,自他出生在某一国之日起,就取得的作为该国成员的资格,这个资格也叫国藉...

    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09 04:43

    1、定义区别: 人民,更多意义上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即一国成员之中,对某个政党的理念表示认同并拥戴,那么该部份成员即为该政党之人民。 公民,是相对国家而言,即每一个自然人,自他出生在某一国之日起,就取得的作为该国成员的资格,这个资格也叫国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