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体不同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对侵害环境的民事主体提起诉讼,而环境行政诉讼是在环境保护方面疏于职守的行政机关提起的诉讼。 2、具体规定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上没有规定,环境行政诉讼是有具体规定的。由于诉讼主体的不同,导致的诉讼方式、救济方式、诉讼费用等都有差别。 扩展资料 不论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还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行政机关是否履行职能成为环境公共利益救济的核心。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公益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行政机关怠于对应当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案件行使诉权,检察院可以针对行......
行政诉讼当事人地位具有特殊性。 行政诉讼作为民告官的诉讼类型,其当事人身份具有鲜明的恒定性,即 两造恒定。 1、行政诉讼的原告恒定为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一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行政诉讼的被告恒定为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组织。 当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组织不是作为行政主体,而是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时,也可以 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注释:两造 这个古汉语词汇出自《书经·吕刑》中的两造具备,师听五辞。 按照《周礼·司寇》的记载: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 就是说原告和......
行政诉讼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民告官。 因为在行政诉讼中,最常见的就是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而引发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阿,就如一家公司因为某个原因被工商局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而该公司不服,那么就要提出行政诉讼。 公司就是我们大家理解中的民——老百姓;工商局就是官;那么这样就简单啦,看! 民告官了吧。 ...

按法律规定,除必须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外,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小额诉讼程序的起诉流程和普通程序相同,只不过只能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规定,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简单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仅限基层人民法院以及它的派出法庭。也就是说,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
集体起诉,又称为集体诉讼。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1343062是指,多数成员彼此间具有共同利益,因人数过多致无法全体进行诉讼,得由其中一人或数人为全体利益起诉或应诉。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
行政诉讼律师费是否能够风险代理,在现实中是存在争议的,目前并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诉讼律师风险代理收费作出强制性的禁止规定,只要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签订的风险代理条款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的。目前主张不能风险代理的依据是...
展开全部 行政诉讼与审理民事案件不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行政赔偿事宜外,不得采用调解方式,也不得以调解方式结案。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因如下: 1.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审理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此合法性的判断有明确有事实标准和法律依据,...
当事人诉讼是否委托律师需要自行决定,法律并未规定一定要委托律师代理,无论是民事、行政还是刑事诉讼,委托代理律师都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既然是权利,当事人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所以只要当事人觉得自己可以应付整个诉讼,不请律师当然也照样可以打官...
如果符合法律规定诉讼代理人的资格,可以做诉讼代理人。法律规定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第五十...
败诉方必须履行法院判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九十四条 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第九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
公民请求国家赔偿时,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 一、《国家赔偿法》第9条第2款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一并提出。 二、因此行政赔偿的程序有两种,一种是单独要求行政赔偿的程序,一种...
主要看官告民事件的起因,不同的起因适用不同的法律类别。 最典型的官告民,是《刑事诉讼法》、公诉案件。 参见《刑事诉讼法》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