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和再审区别: 一、提交诉状不同 1、刑事申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诉,应当提交申诉状,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及申诉的事实与理由。因此,对于刑事申诉,申诉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刑事申诉状。 2、行政申诉 对于行政申诉应提交的诉状,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作出规定,按理应提交的是行政申诉状。但是《行政诉讼法》解释却没有申诉的规定,而是在第七十三条用申请再审来表述。因此,对于不服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提交行政申诉状或行政再审申请书均可。 3、民事申......
申诉是当事人的一项权利,不是法律的必经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4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应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相关法规: 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 法院对已经审理终结的案件,依照再审程序对案件......
这里面容易混淆的是申诉和申请再审,我们可以谈本溯源来对二者做本质上的区别: 申诉是宪法赋予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的权利,赋予了公民广泛的申诉权。 而申请再审则是诉讼法中的概念,其实从申诉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申诉包含了申请再审的全部内容,因为申请再审所涉及的生效判决、裁定属于国家机关的违法失职行为,而申诉中使用了任何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可见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从立法例来......
申诉和再审所起到的作用基本相同,只是名称不一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 第五条 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申诉,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申请再审或申诉...
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申诉,是公民维护权益的一种方式,具有法律效力。申诉有两种,一则诉讼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发生 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
申诉是当事人的一项权利,不是法律的必经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4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
再审程序包括再审启动程序与再审审理程序,再审的启动程序是顺利开启再审程序的前提,因此想要案件进入再审审理阶段,关键在于推动再审程序的启动。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再审程序有三种启动方式:一是当事人向人...
二审后申诉没有证据支持申诉理由,成功率很低。 经二审判决后,如果认为原判决有错误或者有其他法定情形,才可以提出申诉。申诉能否成功,需要有充足的证据支持申诉理由,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充分的,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不服二审判决申诉期限一般在6个月内...
当事人对第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声明不服,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行为,称为上诉。 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认为确有错误,向原审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处理的一种诉...
申请书是表达申请人的为了获得某种权利和资格的愿望、请求。 申诉书是因为受到惩处或冤屈,而说明情况,申诉理由。
调解书一般是不能再审的,除非符合民诉法第18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991年4月9日通过 2007年10月28日十届人大三十次会议修正 同日公布 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八十二条【调解书再审条件】 当事人对已经...
对裁定未生效,不服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对生效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诉。 一、对民事第一审裁定不服的,有权从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1、可以提起上诉的裁定包括不予受理、对管辖有异议、驳回起诉三种...
可以的,对一级法院驳回再审申请后,当事人不服可以向其上级法院申请再审,如经二审法院审查后也认为原判决、裁定正确,当事人又提供不出新的申请再审事实和理由,人民法院将不再处理当事人的再审申请。 当然,当事人除向法院申请再审外,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