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征地拆迁,很多人对这个词汇尤为敏感。从目前征地拆迁的大环境来看,操作进展并不容乐观。征收方的违法强拆,被征收人的暴力抗拆,征收补偿费用偏低、被截留等等,都让征地拆迁纠纷频频发生,一是损害政府权威,二是严重损害了被征收人的利益,不利于地方和谐经济的发展。
这些好变化主要有:
《意见》明确:突出公开重点。
即:在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中,重点公开批准服务信息、批准结果信息、招标投标信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设计变更信息、施工有关信息、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竣工有关信息等8类信息。
全面公开征地信息,意味着征收方必须将征地告知书以及履行征地报批前程序的相关证明材料、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征地批后实施中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信息全部公开。
那么,被征收人对整个征地拆迁流程就可以有详细的了解,征收方的每一步行政行为都将在被征收人的眼皮子底下操作,这对从根本上杜绝暴力强拆、违法强拆、偷拆、误拆等有很好的监督作用,有利于保证被征收人的利益不被违法侵害。
当然,征收方要公开信息,被征收人自然也要主动去了解和熟悉这些公开的信息,确实的把握这些信息到底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一些突发状况。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律师建议您及时咨询律师的意见。
国土资源部等:程序不合规、补偿不到位不得强制征收
2018年1月3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部门印发通知,实施联合修订后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新修版《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强调:入库储备土地必须是产权清晰的土地,不得为了收储而强制征收土地。对于取得方式及程序不合规、补偿不到位、土地权属不清晰、应办理相关不动产登记手续而尚未办理的土地,不得入库储备。
从该规定可以看出,遵守这样的规定,有利益杜绝“以公共利益之名实施商业开发”的现象,对保护被征收人的土地权益是非常有利的。也强调了如果要征收土地,除了要严格按照程序征收,还要保证补偿费用的足额到位。
导读:实践中,为了拿到尽可能高的补偿,有的人选择了当钉子户,希望通过拖延时间来增加筹码;有人认为自己要表现得霸道一点,凶一点,得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决心和勇气,这样才能逼对方让步;有人认为只有层层上访,把事情往上告才能解决问题;有人认为应该通过...
首先,合法的征地拆迁项目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由以下法律法规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的房屋,并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
遇到征地拆迁问题又不知道怎么办? 咨询过律师又感觉想问的都没有问? 了解了相关的征地拆迁法律,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做可以要回合理的拆迁补偿款? 相信很多被征收人、被征收人都有着这样的疑问,律师在此给大家做个整合,告诉大家怎么和拆迁律...
征地拆迁可能很多人一生中只会碰到一次,且在遇上拆迁的时候也往往心里会打鼓,不知该怎么与征收方交战,到真正拆迁实施起来的时候,更是茫然。因为没遇上过拆迁,因此很多时候被拆迁户只是傻傻的等着征收方主动找他们,自己却什么准备也不做,最后草草的...
针对目前地方政府在非法征地拆迁中的做法,农民应当采取如下的对策,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土地权益:一、对地方政府采用一些招数非法强征强拆时,农民的策略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不合理,无论是地方政府怎么折腾,农民就是不签字。只要是不签字,土地、房屋的合法使用...
一、房屋征收前期的证据收集 二、房屋征收评估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三、签订补偿协议时要注意的问题 四、房屋遭遇强拆时如何收集有利证据 1、被征收人要提前做好预防,强拆前将房屋周边环境、房屋形态、房屋面积、屋内财产等情况进行清楚的记录。 2...
一、2020年各地最新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在哪里查询拆迁户应当明确:当地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等关键的拆迁补偿信息属于政府部门主动公开的信息,若有关部门没有主动公开,拆迁户也没有及时获取,补偿款有可能变少。各地补偿政策不一。拆迁户可...
有用。 一、律师掌握着专业的拆迁维权知识。 先随意列举几个拆迁维权过程之中的经常遇到的词汇。比如,房产置换、货币补偿基准价、拆迁许可证、拆迁纠纷裁决、拆迁评估、征补条例、异地兑换。试问,你对这些词汇的含义是否了解?我想大多数人对这其中的大多...
国有土地不存在土地征收的问题,因为国有土地就是属于国家的。但是国家字征收的时候会对于土地上的附着物进行补偿。那么,国有土地征收与补偿包括什么呢?下面专业拆迁律师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被征收人可获四个方面补偿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一、国有土地征...
说到拆迁,老百姓心中定会想到暴力拆拆、一夜暴富等,不过法律对拆迁的程序以及补偿的标准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在实践过程中拆迁中的问题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不仅仅是因为双方各自的利益原因,还有就是双方的法律意识不够强。因此,民告官的案子也就随之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