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听到太多类似的故事,有人因为几万块逾期直接被拉进“黑名单”,、、这些APP里的数字突然变成一把锁,锁住了你的生活,信用崩塌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每天在发生的事情,你有没有想过这数字围城到底有多可怕?
其实我也差点踩坑,去年朋友借钱周转我随手借了5万结果他逾期了,我跟着被牵连征信报告上直接挂了红字,那段时间我申请贷款被拒连信用卡都降额了。你知道吗?信用这东西就像空气平时不觉得,没了就活不下去。
依照最新统计今年逾期人数同比增长了23%,其中逾期占比最高,达到41%。你想想100个人里就有41个因为几万块被拉黑。这数据背后是多少家庭在夜里偷偷抹泪?
平台 | 逾期率 | 作用范围 |
41% | 年轻人为主 | |
28% | 学生群体多 |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出门不用,但处处需要信用?比如租房要查征信找工作要查甚至相亲也有人看信用分。我表哥就因为逾期连小区门禁都进不去物业直接把他当“黑户”拒之门外。这感觉就像被无形的墙围起来,四面八方都是“不能”。
记得有一次在银行排队,旁边一个女孩突然哭出来,说因为5000块逾期孩子幼儿园报名被拒。她反复念叨:“就差一个月就差一个月……”我看着她发抖的手,突然觉得那冰冷的数字,真的能。其实有时候不是钱多钱少的疑问是那道坎,过不去。
其实以前借钱找亲戚朋友,最多是人情债,现在呢?你点几下手机钱就到账了但失约金、利息,像藤蔓一样缠上来。比如逾期7万日息0.05%一个月就是1050块利息,加上罚息或许变成8万。你想想这差距是不是比想象中大?
说实话我挺怕的,现在大数据这么发达你的消费习惯、还款登记,全被记录。未来可能连点外卖晚还几分钟,都会作用信用分。你想想这“数字围城”要是真的建起来,咱们会不会都变成笼中鸟?
我同事小张就说过:“信用要紧但能不能别这么绝对?”他因为一次意外逾期,现在连坐高铁都受限。不过你想想要是信用能够随便破那整个金融体系不就乱了吗?这就像一把双刃剑保护你的同时也可能伤到你。
其实很简单量力而行。比如额度高不代表务必借满,我见过太多人为了“尝鲜”借了不该借的钱。你记住那APP里的数字不是你的钱,是未来的枷锁。有时候少即是多。
最后说一句数字围城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亲手给自身砌墙。你怕了吗?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