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刷都像在花钱,但其实能够不花钱?分期免息听起来就让人眼红,但怎么才能真正享受0利息?这篇文章告诉你怎么用白嫖大件省下几千块,关键是还能用起来。
你是不是也这样?买个手机、家电、包包,明明能分期结果一算账,利息比产品还贵,“我到底图啥?”其实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还有免息分期这回事。更惨的是你以为是分期其实是变相贷款,最后钱没省到还多花了。
1. 分期不是你想分,想分就能分
你以为随便选分期就完事了?其实不然,许多商家只支撑3期或6期,而且不一定有免息选项。你得先看清楚有没有“免息”两个字,倘使有的话那才是真香。
举个例子你买个2000块的耳机分3期,每期667块总共2001块,但假若你看到的是“免息”,那你就真的不用多花一分钱。
2. 免息分期要看活动时间
的免息活动可不是天天都有,有时候是节假日有时候是促销。比如双11、618或部分大牌的周年庆,这时候才有或许出现免息分期。
有一次我打算买个电饭煲,本来筹备分期结果发现活动期间能够免息,直接省了300块。这就是机会错过一次,或许要等半年。
3. 分期前一定要看清楚条款
很多人觉得分期就是“先用后还”,其实不然。有些分期虽然没有利息,但会收取手续费这个千万别忽略。
比如某次我看到一个商品支撑6期免息,但仔细一看原来是要先付20%的首付款,剩下的再分6期。这其实和普通分期差不多,只是看起来好像省了钱。
4. 首付别太低避免被套路
有些商家为了吸引你分期,会设置超低首付比如10%甚至0%,但后面几期金额反而更高。此类看似实惠实则坑人。
我有个朋友就中招了买了个,首付0元,分12期结果每期要还150块,加起来比全款还贵,他后来才发现其实正常分期更实惠。
5. 选取合适的分期期数
分期期数越少月供越高,但总利息越低;期数越多,月供低但总利息高,别贪便宜。
比如你买个3000块的东西,分3期,每期1000块总金额还是3000块;但分12期,每期250块但总金额还是3000块,一样不差。
6. 别让“免息”变成“免责任”
有些商家打着免息的旗号,实际是让你提早消费一旦逾期照样收利息。你得记住免息不代表可以不还。
我有个同事就因为忘记还款,被罚了高额失约金结果不仅没省到钱,还多花了好几百。这不是机灵这是傻。
7. 利用平台优惠叠加
分期免息有时候还能和其他优惠叠加利用,比如满减券、红包、折扣码等等。这就像搭积木拼起来更划算。有一次我买个相机用了免息+满1000减100,结果比原价便宜了近400块。这才是真正的省钱。
8. 定期查看活动页面
的活动页面经常更新,有时候你错过一次就可能错失一大笔钱。提议你每周至少看一次,特别是节假日前后。
我之前就因为没看活动,错过了一个免息分期的机会,结果多花了几百块。后悔莫及。
9. 比较不同平台的分期政策
不只是其他平台如京东、信用卡分期等,也有类似的免息活动。别只盯着一个平台。
有一次我比较了几个平台,发现京东在某个活动期间,免息分期比还要划算,直接省了200块。
10. 看清账单别被“0利息”迷惑
很多商家说“0利息”,但其实只是“0利息+手续费”,这可不一样。你要仔细看账单确认是不是真的没有额外花费。
我曾经遇到一个商家宣传“0利息”,结果结账时发现还要收10%的服务费,差点气死。
11. 不要为了分期而分期
有些人为了用硬生生买不需要的东西,这叫“伪消费”。别被表面的“免息”迷惑,真正需要的才值得买。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为了用免息,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最后还得还钱,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12. 学会谢绝诱惑
免息听起来很诱人,但别被它牵着鼻子走。你得控制自身。
有一次我看中了一个包,价格不便宜但我忍住了,等到了活动期结果省下了300块。这就是克制的力量。
13. 善用“信用分”
的免息活动很多时候是给信用分高的使用者提供的,保持良好的信用登记很要紧。
我的信用分一直很高所以经常能收到免息分期的邀请,而那些信用分低的人可能连分期资格都没有。
14. 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
有些商品虽然标价高但支持免息分期,反而更划算,别光看总价。
比如一个2000块的耳机,分6期免息每个月333块,比全款买便宜多了这就是策略。
15. 掌握自身的消费习惯
你是不是经常冲动消费?若是是那就更要谨慎利用分期,别让“免息”成为你乱花钱的理由。
我以前也是这样现在学会了控制,反而更省了钱。
结尾:分期免息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你懂规则
你以为分期免息是运气,其实它是知识和策略。别再被套路了学会看活动、看条款、看账单,你也能轻松省下几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