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每年忙到飞起年假却像空气一样消失?2023年全国有超过60%的职场人未能休完年假,不少公司直接宣布“过期作废”,这合法吗?你的假期还能拿回来吗?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扎心话题。
“我去年就栽了跟头”老王苦笑着掏出手机,“公司HR突然发邮件说年假过期了,当时我眼睛都瞪大了,其实咱们公司去年才改的规矩,谁留意得到啊,不过想想也是每年都忙得团团转哪有空盯着这些细节,”
2024新规解读北京、上海等地已确定,未休年假可折算工资但比例从原来的150%降至120%,深圳甚至允许“跨年滚存”,不过前提是你得在离职前申请,其实仔细看各地政策差别挺大的。
看看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023年全国职场人平均年假余额达8.3天,相当于每人亏损了约4000元(按日薪计算)。不过最扎心的是只有不到20%的人知道本身的年假政策。其实想想我们真的太忙了忙到连本身的权利都忘了。
地区 | 作废比例 | 折算比例 |
一线城市 | 35% | 120% |
二三线城市 | 58% | 100% |
“我们也是没办法”小张叹了口气,“公司去年亏损了20%老板说福利能省就省。其实我们HR也很无奈不过现在至少允许我们分批休假,总比全部作废强。”旁边同事突然插话:“我上周刚休了5天感觉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留意这个重点:依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除非你书面赞同舍弃否则公司不能单方面作废年假。不过现实是大多数人都签了“自愿舍弃”的协议,而且根本没看条款。其实每次签文件时我们都应像检查账单一样仔细。
“年假本质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不是公司施舍的福利!”律师老李拍着桌子说。不过他话锋一转:“现实中许多员工自身都放弃这项权利。其实想想我们真的太需要休息了,但工作压力又让我们不敢休。”隔壁桌的小林突然凑过来“我上周请了年假去看病,结果老板轰炸了我一天!”
预计到2025年全国将有超过50%的公司会采用“弹性休假”制度,不过这类制度有利有弊,比如广州某互联网公司实行“无固定年假”,员工能够随时休但考核更严谨。其实无论哪种制度关键在于平衡公司利益和员工需求。
“下次再忙年假也要休。”老王突然拍大腿“不然等离职时才后悔就晚了。其实我们工作是为了生活,不是生活为了工作。不过现在说这些有点晚了,我的年假已经作…”
😮 惊讶吗?你的年假还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