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蚂蚁消费信贷余额逾期率 = 逾期贷款余额 ÷ 总贷款余额。
其中:
一般而言蚂蚁消费信贷余额逾期率在30%以内是恰当的。不过这个指标其实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间差异很大。
蚂蚁集团旗下主要有""和""两大产品,它们的逾期情况值得留意:
产品名称 | 目标客群 | 逾期率区间 | 特点 |
---|---|---|---|
年轻消费人群 | 4.5%-5.2% | 分期付款为主 | |
信用良好使用者 | 3.8%-4.5% | 借贷为主 |
其实蚂蚁集团在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更能解释疑问:
值得留意的是蚂蚁的借款客户普遍额度较低,一般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之间,这其实意味着借款人在贷款期限内还款的信用卡技能相对较强,故此逾期率相对较低。
蚂蚁网贷逾期情况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对比:
机构类型 | 逾期率区间 | 主要特点 |
---|---|---|
传统银行 | 1.5%-2.5% | 客群优质风控严谨 |
消费金融公司 | 3%-6% | 客群下沉风险较高 |
蚂蚁消费信贷 | 4%-5% | 规模大技术驱动 |
比如金融2022至2024年间,其不良贷款率从8.0%攀升至5.6%,不良贷款规模也从128亿元增至292亿元,呈现出持续走高的态势。这一现象在业内颇具代表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率维持在2%~3%的区间。
不过蚂蚁集团旗下的芝麻信用产品逾期率相对较高,接近1%。尽管这一数字看似不高但对一家拥有数亿客户的平台而言,意味着庞大的逾期金额和潜在的不良资产压力。
蚂蚁消费信贷逾期率上升并非偶然,背后有多重因素:
有分析认为利润波动与资产扩张带来的拨备计提直接相关。2023年下半年,蚂蚁消金新增近600亿元贷款余额,按行业拨备覆盖率(130%-280%)估算,需计提超10亿元筹备金,突出侵蚀当期利润。
蚂蚁集团战略更改(如退出小贷业务、聚焦合规)亦或许致使利润分配机制变化,部分高风险资产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至表外。
尽管蚂蚁集团采用了各种风控措施,消费信贷逾期仍然难以完全避免。不过蚂蚁在风险控制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不过有数据显示,这些贷款逾期仅335天(约11个月),却已被蚂蚁消金全数划为"亏损类"资产,这意味着尽管借款人平均年龄仅35.8岁,理论上仍有数十年劳动偿债能力,但机构已对其彻底丧失信心。
蚂蚁的举动并非孤例就在同一周,金融一次性甩出20个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104亿元覆盖广东、河北等多地借款人。
金融监督管控总局2024年发布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监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互联网消费贷款余额达到7万亿元,其中逾期90天以上的不良贷款率升至6%,比2023年底上升0.3个百分点。
在监管趋严的下蚂蚁消费信贷业务或许将会面临以下变化:
其实从长远来看,蚂蚁消费信贷业务需要在规模扩张与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平衡点,随着监管需求的不断提升,行业将进入更加规范的进展阶段。
作为市场份额领先的产品,其坏账难题愈发引人关注,蚂蚁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网贷逾期情况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对比从整体上看,蚂蚁网贷的逾期情况确实较其他金融机构更为突出。
比如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的个人小额消费贷款的逾期率略低,但2015年度的逾期率也高达11.7%。一般而言银行会发放信用卡的用户,是央行征信覆盖范围内的人群。
不过信用良好、准时还款的用户对银行而言是造成其亏损的群体;保持较高欠款余额和持续缴纳利息及滞纳金的的少部分用户才是信用卡的真正利润贡献者。
蚂蚁消费信贷业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逾期率上升的挑战。未来需要在风险控制、产品创新和合规经营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编辑:逾期资讯-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s://www.hongjibp.com/falvbangzhu/laws83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