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对现有赶成本过高,在2月23日提出离职,但因新单位已经联系

2023-06-06 20:32发布

因对现有赶成本过高,在2月23日提出离职,但因新单位已经联系3月第一周可以进行报道,故与经理说明情兄,对方以法律规定要做30天才愿批准,也不允许远程值班(工作性质可以远程)。如强行离开(不去公司),需要承担什么费用或责任?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邹雯樱
1楼-- · 2023-06-06 20:59
如果造成公司经济损失,公司是有权要求你赔偿

相关知识

    员工主动辞职后发现怀孕是否能撤销辞职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30 17:09

    杨(女)于2018年7月1日应聘A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 2020年9月10日,杨(女)向A公司递交了一份《辞职书》,称本人因身患消化道疾病,需要调养,特此提出辞职,请A公司于202...

    酒后已叫好代驾因联系不上代驾将车开出停车场构成醉驾吗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7-10 13:55

      当事人信息审理经过本院查明  经审理查明:2016年12月2日晚,被告人宋某和罗某等人在南岸区南坪西路重庆印象商业街的伯虎老火锅餐馆吃饭,期间宋某饮酒。之后,宋某通过手机软件预约了代驾人员李某。因对所处位置不熟悉,宋某和李某未能找到对...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几点建议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2 15:46

    一、确认问题 初始确认:在现有会计模式下,是把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特殊权益来处理的。经理股票期权的对象是经理人提供的劳务,在确认该项期权的同时,应同时确认报酬成本。因为公司为了获得经理人的劳务,向其赠与有价值的股票期权,符合费用定义的相关...

    工资越高,经济补偿金越少?(高院再审)

    来源:经济纠纷 时间:2021-12-24 14:08

    黄飞鸿系广州某公司员工,1995年7月1日入职。2018年4月30日,公司与黄飞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黄飞鸿离职前的工资标准为14072.53元/月。双方因经济补偿金问题发生争议,先后历经仲裁、诉讼。法院认为,双方争议焦点为经济补偿金的补偿月...

    单位这8种行为属违法,你必须知道~~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2-21 14:43

    摘自 | 中国政府网身在职场,有哪些权益必须注意?国家法律为职场人准备了哪些政策?为了保障自身权益,这8大常见劳动违法行为你必须知道!1、入职时交押金扣证件很多公司要求刚入职的员工缴纳工作服押金,或者配备笔记本电脑的押金等。《劳动合同法》规...

    员工签合同时做手脚;获二倍工资,法院:构成诈骗罪!(附判决书)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11-14 11:26

    《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

    涉职务发明权属纠纷中离职时间的确定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15

    裁判要旨一、确定当事人的离职时间,可结合当事人的《股份转让协议书》和当事人成立新公司时亲笔填写资料时的相关信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当事人在单位实质任职结束后,因单位变更登记、修改章程等新旧交替的程序需要而参与的行为,并不能说明当事人仍在单位...

    电子邮件成为认定劳动纠纷的重要证据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4:15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依靠快捷的网络电子邮件联系沟通,渐渐成为了众多企业与个人的首选。从劳动争议纠纷的审案角度讲,无论是企业或是个人妥善保存好往来的电子邮件,在诉讼中用电子邮件为自己观点佐证,成为法院评判和认定事实的重要证据。在此,笔者剖...

    案例 | 北京高院发布劳动纠纷十大案例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1-16 14:13

      案例一:用人单位以签订其他协议方式掩盖劳动关系仍需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  【基本案情】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某培训学校安排员工柳某至长征宾馆从事停车场管理员工作,工作地点在室外,月工资2550元。某培训学校未与柳某签...

    跳槽后如何避免被前东家指控侵犯商业秘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11 11:37

    作者:唐青林 李舒编者提示:本文摘自唐青林律师主编的《商业秘密百案评析与企业保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出版)案件要旨为了避免卷入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离职员工应当注意以下事项:提前三十日将离职信息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