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立至今,本人作为股东之一未参与经营,将近7年未收到分红

2023-06-06 20:50发布

公司成立至今,本人作为股东之一未参与经营,将近7年未收到分红,最近3年因为公司运营不好导致资金链紧张,私人还借款于公司,请问本人作为股东可以起诉公司收回股份以及退还借款吗?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3条回答
王雷捷
1楼-- · 2023-06-06 20:33
股东会决议可以对内或对外转让股份
曹松章
2楼-- · 2023-06-06 20:40
你好!可以。
周忆军
3楼-- · 2023-06-06 20:54
借款是可以起诉的,分红也是可以起诉的

相关知识

    公司处于盈利状态,法院可以强制解散公司吗?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7-05 10:50

    案例名称:吉林荟冠投资有限公司及第三人东证融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长春东北亚物流有限公司、第三人董占琴公司解散纠纷案案例来源:(2017)最高法民申2148号,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8年第7期。一、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公...

    法院:虚拟股权激励分红权所引起的纠纷属于劳动纠纷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26 08:14

    导读:企业对员工实行虚拟股权激励模式,被激励者不能成为公司股东、不拥有股权,仅获得一种收益,被激励者离开企业后将自动丧失获得收益的权利,劳动关系是实施股权激励的前提。而劳动关系中的薪酬是一个组合概念,通常是由基本工资、奖金、福利计划和股权激...

    确认股东资格纠纷诉讼指引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11-23 11:09

    股东资格确认纠纷亦涉及诉讼标的额,应按股权价值确定管辖。 一、诉讼主体 1.原告为请求确认股东资格的权利人。 2.被告一般为公司。但在股权代持中,隐名股东可以名义股东被告,将公司列为第三人。同时,隐名股东...

    公司未按期清算注销,挂名小股东全额承担公司债务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1-11-22 07:53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一般情况下,公司债务应当由公司承担,追不到股东头上。但例外情况也存在,常见情形包括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等等。而近期笔者接触到一起案件,一位挂名小股东A...

    代持股权是否有法律效力?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0:50

    很多企业家积累了一定财富后,开始投资各种股权项目,因为种种原因不想显名,而选择让别人代持股份,那么,股权代持关系能否受到法律保护?签订股权代持协议,应注意哪些事项呢?以下我们结合案例来分析。 案例: ...

    最高院:股东间的矛盾无法协商解决且任何一方不愿或无法退出,能否强制解散公司?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1 14:50

    判决摘要:1、有限责任公司系具有自主决策和行为能力的组织体,虽然公司会由于内部成员间的对抗而出现机制失灵、无法运转,公司决策和管理无法形成有效决议而陷入僵局,但是基于公司永久存续性的特征,国家公权力对于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主张必须秉持谨慎态度...

    合作投资型受贿与违规从事营利活动之辨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2-14 13:58

    【典型案例】  案例1:党员领导干部甲,利用职务便利为辖区内某房地产公司老板A投资的房产项目在用地事项上提供帮助。事后甲提出想投资入股,A为感谢甲的帮助,表示同意。甲遂投资50万元到A的房地产公司。其间,甲多次取得分红款,共计260万元,其...

    很重要!被人冒用身份证登记为公司股东怎么办?(详细解决办法)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11:44

    裁判要旨:区分冒名登记和借名登记的关键在于他人对被登记为公司股东是否知情并同意,当事人主张系被冒名、不具有股东资格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公司设立的背景情况、实际出资情况及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认定。案情简介一、2008年4月21日...

    公司法典型案例:股东如何通过诉讼的途径行使利润分配请求权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00:25

    公司制的企业由于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公司所有人并不亲自经营公司,导致在实践中,公司经营人有时可能出于某种目的,在公司实际盈利的情况下,却不分配公司利润,进而损害公司所有人益。本文尝试通过长春中信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股东利润分配纠纷一案对上述问...

    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名为投资、实为借贷”法律关系的认定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4-20 11:12

    名为投资、实为借贷法律关系的认定——(2020)最高法民申7050号事益公司、付某借款合同纠纷案裁判要旨当事人之间签订的《投资合作协议》并不具有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投资合作特征,而是约定一方出资后,无论公司经营情况如何,是否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