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入职签劳动合同,面试说的是三个月试用期,但签合同的

2023-09-05 05:00发布

8月12日入职签劳动合同,面试说的是三个月试用期,但签合同的时候写的是一个月,没有录用标准的相关文书,9月2日以不符合录用标准口头辞退我,人事让我签辞职申请单我没有签,现在我向公司要求签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请问这种情况我该如何维护我的权益?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吗?工资是按21.75天来计算吗?谢谢!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徐鑫
1楼-- · 2023-09-05 06:00
你好。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相关知识

    职工入职签合同要注意什么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3 08:54

    职工入职签合同要注意什么? (一)首先熟悉国家劳动法规定,熟悉劳动法的职员能很轻松的看出公司签订合同的漏洞,更容易保护自身权益。 1、国家规定: 签订1年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签订3年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3个月;有的企业签订1年的...

    解聘员工需谨慎,一着不慎赔双倍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09 11:26

    工作不积极、不服从公司管理、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像这样的员工能开除吗?任何一家企业的老板都会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或者曾经开除过让人头疼不已的员工,然而这样做真的是合法有据的吗?海淀法院劳动争议庭的法官结合审判实践,对于解聘这件事进行讲解,以案说...

    怀孕女职工试用期被解雇,检察院抗诉,再审结果太意外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10 17:07

    小编按:本案案情简单,却经历了仲裁、一审、二审、检察院抗诉、高院提审,意外的是,各级裁判机关的裁判结果都是不同的,再审结论更是出乎意料。周止弱系上海某公司员工,2016年8月9日入职,约定试用期两个月。2016年9月30日,公司作出《试用期...

    劳动争议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1:23

    来源:法律书院 太傅NO.1双重劳动关系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八条,2010年9月14日后,与原用人单位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虽与新用人单位签署《劳务协议》,但其用工仍应按劳动关系处理...

    最高法公报案例:未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必然支持二倍工资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08:47

    ▌裁判摘要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关于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规定,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惩戒。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之间签署的其他有效书面文件的内容已经具备了劳动合...

    公司撤销offer要赔钱吗?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1-25 11:45

    苏州某公司人事部于2016年9月7日通过电子邮件向王小燕发出《聘用通知单》,邮件内容为:以下为我公司《聘用通知单》,请您收到确认后邮件回复‘《聘用通知单》确认接收,并无异议。’,《聘用通知单》载明王小燕女士,您好!您应聘本公司人事主管职位,...

    试用期内辞职,公司要求赔偿是否合理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13:58

    张三于今年5月1日入职某公司,合同期限3年,约定试用期6个月。 7月1日,公司决定派张三进行专项技术培训1个月,培训费用2万元。 公司与张三签订《培训协议》:培训结束后得再为公司服务5年,如违反服务期约...

    公司工资发放低于当地最低标准一定违法吗?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5-10 17:10

    张三2014年1月1日入职于甲公司并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试用期一个月,工作岗位为品牌导购,试用期间工资每月900元,转正后工资每月1200元。 根据相关规定...

    入职时间含试用期吗?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8:34

      试用期是每个员工都要经历的,毕竟这是一个双方选择的机会,只要是合适的就可以了,不然也是白费力气,公司很多,在宣传的时候都把自己弄得很好,这个对员工来说是很期待的,要是试用个几天不是这样的可以直接走。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

    实习时签订的保密协议让他赔了10万元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11 17:18

    暑期临近,又到了学生们实习锻炼、毕业求职的时候。对初入职场的新人而言,无论是在实习还是正式入职时,同公司签订协议前都需要对涉及保密或者竞业限制的内容充分了解,一旦签订,就必须如约履行,否则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