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银行为收回贷款而虚假陈述其债务人的经营状况骗取过桥资金转嫁风险的行为构成侵权。

2023-06-06 11:15发布

最高院:银行为收回贷款而虚假陈述其债务人的经营状况骗取过桥资金转嫁风险的行为构成侵权。

裁判要旨

贷款银行负责人向过桥资金提供方介绍案涉借款业务时,不仅没有如实说明债务人的实际经营状况,还作出了贷款行会在短期内对债务人的案涉贷款进行续贷以及案涉贷款有质押物的陈述,但债务人当时的经营状况并不足以偿还所借银行贷款,而且在以案涉借款偿还贷款后,银行并未对光德公司进行续贷。故贷款银行与债务人应属恶意串通,共同对过桥资金提供方实施了欺诈行为,使贷款不能收回的风险转嫁给过桥方,造成了过桥方财产损失,故贷款银行应与债务人连带赔偿。

案例索引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二七广场支行、大连明珠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2017)最高法民申3656号】

案情简介

卢彦原系工行二七支行行长,林芸原系该行副行长。二七支行曾为光德公司发放贷款2900万元。二七支行认可光德公司当初贷款时将35000吨玉米作为了质押。在2014年5月15日贷款临近到期时,林芸出面介绍贷款情况,由明珠公司借款给光德公司,光德公司用此款偿还二七支行的贷款,实际上明珠公司已将2900万元借款打入光德公司账户,由光德公司偿还了二七支行的到期贷款2900万元。借款合同到期后光德公司没有向明珠公司履行还款义务。明珠公司称其于2016年6月10日持光德公司质押的35000吨玉米的提货单提货时得知该货物不存在。

明珠公司认为,二七支行为了避免贷款损失,转嫁风险,将明珠公司的2900万元通过做过桥业务的形式收回了自己的贷款,避免了贷款损失,却给明珠公司造成了2900万元的巨大经济损失,二七支行、光德公司的行为构成共同侵权。因此请求二七支行、光德公司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并返还明珠公司款项2900万元及相应利息。

争议焦点

银行为收回贷款而与其债务人串通骗取过桥资金转嫁风险是否构成共同侵权?

裁判意见

最高院认为:(一)关于原审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是否缺乏证据证明的问题。经审查,本案一审审理期间,明珠公司提供了李某某等人的证人证言,李某某亦出庭作证。李某某系介绍明珠公司与林某商谈案涉借款业务的中间人,实际参与了借款的协商及借款合同签订过程,且与本案各方均无利害关系,二审判决采信其证言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李某某的证言及原审查明的事实,林某系以工行二七支行主管信贷副行长的身份主动联系案涉借款业务,且案涉借款用于偿还了光德公司在工行二七支行的贷款,工行二七支行属于受益人,原审判决认定林某系职务行为并无不当。根据李某某的证言,林某在向明珠公司介绍案涉借款业务时,不仅没有如实说明光德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还作出了工行二七支行会在短期内对光德公司的案涉贷款进行续贷以及案涉贷款有35000吨玉米质押物的陈述。根据原审查明的事实,光德公司当时的经营状况并不足以偿还所借银行贷款,而且在以案涉借款偿还贷款后,工行二七支行并未对光德公司进行续贷,明珠公司在持有工行二七支行向其交付的提货手续提取质押物时,被告知质押物并不存在。在本院审查期间,工行二七支行表示其没有审批贷款的权限,此项业务须经分行批准,但工行二七支行在原审及向本院申请再审期间均没有提供证据能够证明其曾为光德公司的案涉贷款申报或办理过续贷业务。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第三十条的规定,工行二七支行在为光德公司办理案涉贷款发放业务及贷后检查工作过程中,对光德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质押物状态负有审查义务,其应该知晓质押物的实际状况,且工行二七支行向本院提供的新证据《确认函》载明的在工行二七支行贷款并有质押物在中外运公司处进行监管的公司中并没有光德公司。据此,二审判决认定工行二七支行与光德公司恶意串通对明珠公司进行了欺诈,有事实依据。工行二七支行主张林某没有作出虚假陈述,但在原审及向本院申请再审期间均未能提供充足的证据对其主张予以证明,工行二七支行该项再审申请理由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二)关于原审判决适用法律是否确有错误的问题。本院认为,明珠公司以工行二七支行为避免自身贷款损失,转嫁风险,与光德公司构成共同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为由提起本案诉讼。经二审查明,工行二七支行与光德公司恶意串通,共同对明珠公司实施了欺诈行为,使贷款不能收回的风险转嫁给明珠公司,造成了明珠公司财产损失。二审判决据此认定案涉《借款合同》无效,判令工行二七支行和光德公司共同给付明珠公司2900万元本金及自2014年5月29日案涉借款到期日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赔偿明珠公司案涉借款的利息损失,适用法律并无不当。


相关知识

    刚刚!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被法院突击执行立案6.58亿!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18 14:23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被法院突击执行立案6.58亿!↓↓↓图片来源:天眼查(企查查)延伸阅读:炸锅!五洋债案终审维持原判!锦天城律所赔3700万!投行、会计师对7.4亿元全额连带赔偿!浙江高院已于近日作出五洋债案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五洋建...

    企业融资担保方面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2:20

    企业在融资构成中需要经历很多繁琐的流程和法律风险,在下面给大家讲讲需要哪些法律问题。 1银行贷款的法律风险点 01、严格审核贷款合同 如贷款合同中贷款目的及贷款用途不正确填写,将会使企业面临随时被要求还...

    第三人垫资协助抽逃出资,应承担侵权责任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1-11-11 11:29

    裁判要旨第三人代垫资金、协助股东抽逃出资,与抽逃出资的股东构成共同侵权的,该第三人应在协助抽逃出资范围内,与抽逃出资的股东共同对公司对外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案情简介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共同设立A公司。上述A公司的股东与B公司及管...

    诈骗罪8个争议问题解析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7-06 08:22

      一、明知经营亏损而借入资金  实践中经常有被告人因经营亏损而借入资金,后继续亏损造成资金无法返还而被认定为诈骗的案例。我认为这样认定并不正确。在企业经营亏损的情况下借入资金,试图改善经营状况,获取更多的利润,扭亏增盈,是多数经营者的惯常...

    骗取贷款罪中“重大损失”的司法困境与规范适用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50

    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修(十一)〕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的骗取贷款罪作出部分修改,即删除了其他严重情节作为入罪标准,这意味着构成此罪必须造成重大损失。从立法目的来看,此次修改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对司...

    使用虚假产权证明作抵押“骗取”借款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12-30 11:31

    一、合同诈骗罪如何认定?  认定诈骗犯罪成立与否,大的逻辑上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界定:  首先,行为人是否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  具体到合同诈骗罪,上述欺骗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浅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7-13 11:02

    财务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活动之一,在进行财务活动时,由于受到内外环境以及各种可控、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企业可能会面临各种财务法律风险。 而一旦出现,它就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客观正...

    贷款逾期犯法吗(逾期贷款违法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5-10 15:38

    所谓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含展期后)尚未归还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 银行投入到这种借贷中的资金,以后不一定能收回来。亏损的可能性很大。对于这类贷款,商业银行通常会收取罚息。逾期贷款属于银行的问题资产,商业银行要保持较高的资...

    合同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2-27 10:58

    裁判要旨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结合主体资格、行为人的履约能力、履约行为、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事后态度、没有履行合同的原因等方面情况,加以综合判定。在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时,要综合考虑行为...

    扫黑除恶打击的非法高利贷,都犯了什么罪?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36

    导读:中央发起扫黑除恶斗争,此次在各地列举的十类黑恶势力中,非法高利贷赫然在目,那么这些非法高利贷到底到了什么罪?来源 / 刑事正义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指组织、领导或者参加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