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市场呈现“4+2+N”格局

2023-06-06 11:27发布

【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市场呈现“4+2+N”格局

不良资产市场关系到金融风险的化解,乃至国家的金融安全。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我国金融业发展面临挑战和多重潜在风险,各方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在不良资产市场,如今呈现出“4+2+N”的格局,四大AMC仍占主体地位,地方AMC快速发展,民营不良资产机构积极参与。在市场参与主体增多的环境下,不良资产市场今年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市场呈现三大特点

从AMC的角度来看,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走势,反映出此轮不良资产周期难言拐点来临,在强监管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出清意愿将会提升。不良资产市场今年与去年相比,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呈现出供应平稳、竞争有序、价格下降的格局。

中国信达金融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彭朗辉此前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上半年,从不良资产的供给主体看,大型银行在新出表的交易里占比有所下降,股份制银行和地方银行占比有所上升。从地区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占比有所下降,环渤海地区、西南地区占比有所上升。从债务企业的分布状况看,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的比重略有增长,这基本上与银行业的不良率吻合。

不良资产市场主体的增多,地方AMC队伍的壮大,民营资本的加入,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在经历了去年高价抢包导致不良资产包价格上涨之后,当前市场已经恢复平静。

中国长城资产资产经营一部总经理雷鸿章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对于今年银行推出的不良资产包,四大资产公司、地方资产公司表现得都比较理性。现在对待不良资产的热度正回归理性,价格围绕价值来波动。因为现在处置不良资产的难度增加了。今年上半年,长城拿了170个资产包,平均价格比上一年度下降了5%。

中国东方资产业务管理一部总经理刘波也曾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传统银行对不良资产市场的投资热情不断高涨,成交价格一度走高。今年以来,市场主体逐渐回归理性,尽职调查更加充分、价值判断更加科学、估值报价更加审慎,市场价格趋于平稳,甚至稳中有降,过往的无序竞争和高价抢包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一个良性发展、有序运转的市场正在形成。

处置手段多元化

在不良资产处置端,采用综合手段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提升,已是当前市场的共识。

刘波表示,在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上,运用的工具也日益丰富,资产证券化收益权的转让、债转股、并购重组、“互联网+”等各类创新型的处置手段层出不穷,处置效率也显著提高。

今年5月30日,四大AMC中的两家——中国信达资产、中国长城资产,携手阿里巴巴在杭州举办特殊资产交易会。该交易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模式,提升包含不良资产在内的特殊资产处置环节效率,探寻互联网时代下全新特殊资产处置生态系统。会上,中国长城资产推出了近2000项资产,债权(资产)总额超过1500亿元。

四大AMC与地方AMC加强沟通,实现共赢。7月5日,中国东方与49家地方AM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向不良资产同业发起《中国不良资产行业发展倡议书》,并发起筹建AMC发展50人论坛,共享不良资产处置优势,推动良好行业生态圈的形成,推动不良资产行业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作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

全年不良率难现大幅上升

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测算,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占比一增一降。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2514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278亿元;不良贷款率1.86%,比年初增加0.12个百分点。而关注类贷款余额较年初仅增加149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为3.26%,较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7个季度出现下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不良率反弹主要是受到不良率认定趋严和商业银行核销进度放缓等因素影响。二季度,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计入不良贷款,这一举措直接推动部分原先计入关注类贷款的逾期贷款重新归类至不良,并使二季度关注类贷款余额出现明显下降。其中,二季度关注类贷款余额较上季末下降468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较上季末下降0.16个百分点。

该报告强调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有望保持总体稳定,部分领域仍需加以关注。首先,债券违约增加可能引起的风险传导需要警惕。2018年以来,影子银行等非信贷融资渠道持续收紧,表内承接表外融资需求压力不断增加、资金面整体趋紧,企业层面的资金相对紧张,推动债券违约规模上升明显。未来一段时间,如果信用债违约数量继续上行,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其次,融资渠道持续全面从紧,部分房企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再次,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债务风险需加以关注。

报告同时强调,虽然面临压力,但一系列内外部因素也将有助于商业银行保持资产质量的稳定。预计2018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下行的可能性不大,全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会维持在1.7%至1.9%的水平,难以出现大幅上升。

AMC从业人士预计,目前不良资产市场的供应基本比较平稳,不会有大幅度的上升,同时,短期看,明显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市场机会以及“回归主业”的监管要求,将推动不良资产主业的收购和处置。

来源:网络


相关知识

    外资控股AMC落地北京不良资产市场竞争或趋激烈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10 14:26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不良资产行业再添外资新军,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  根据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提供的消息,一家全球知名投资管理公司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资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资管理有限...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18)》出炉

    来源:经济纠纷 时间:2021-12-03 10:53

    近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18)》,该报告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不良资产市场参与者、研究者对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看法和判断,在数据挖掘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中国不...

    资产包价格跌至3-5折市场主体正加速处置不良资产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47

    作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阵地,不良资产市场今年以来延续了回归理性后的平稳发展态势,而这一趋势有望继续保持。风险的逐步缓释有助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为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夯实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5月份我国国民经济运行...

    2020年不良资产投资有望崛起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12 08:23

    国字号来了,AMC格局将发生变化近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转型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更名为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银河)。这是时隔20年后,第五家全国性AMC正式获得官宣。加上去年外资控股AMC获批,不良...

    资产管理公司做好做精不良资产主业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6-24 11:41

    3月末,已经在香港上市的两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和中国华融分别发布了2019年年度经营业绩。根据这两家资产管理公司发布的业绩报告,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继续加大不良资产主业的经营力度,充分发挥金融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

    不良资产“触网”:信达、长城在淘宝拍卖2000亿资产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17

    导读:中国长城资产今年加大了资产处置力度。在这次交易会上共有33个分支机构推出了近2000项资产,债权总额超过1500亿元。AMC的不良资产处置越来越深谙互联网之道。5月30日,中国信达、中国长城两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携手阿里巴巴在杭州举办了...

    不良资产,将去向何方?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05 10:52

    不良资产是一个泛概念,指的是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目科目,一般指的是银行的不良债权、政府的不良资产、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挂账等。所以不良资产绝对不是没有价值的资产。专业的团队+专业的处置手法+不良资产构成的优质资产包=利高香饽饽那么,我...

    华融减速 VS 信达超预期!一文了解不良资产行业新格局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13 13:57

    轻金融导读:两大AMC巨头华融&信达年报披露完毕,过去的一年AMC行业有怎样的变化?交银国际证券4月10日发布的两家AMC2017年业绩分析,一窥行业格局:1、2017年,华融盈利低于预期,同比增长12.1%,而2013-16年华融盈利增速...

    开放式基金有怎样的风险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3:50

    1.系统性风险 即基金外部发生的、非基金本身所能控制的因政治、经济、政策等的变更所导致的市场行情波动而产生的投资风险。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级投资品种,开放式基金运作的理想环境是规模大、流动性强、成熟度高、投资者理性的证券市场。然而,中国证券市场...

    不良率持续走高,五分钟看懂不良资产发展新机遇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7:13

    银保监会的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5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较之一季度末的1.75%有所上升。 行业发展大有可为 不良资产处置产业链及趋势机会  不良资产处置产业链和格局市场发展前景和趋势分析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