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律师说法
律师解答,首先,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做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国家尊重每个公民处分自己遗产的权利,但要保证所立遗嘱符合法定形式。
其次,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将遗产的全部或者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由此来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承遗产的份额。而针对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根据《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之规定,在继承开始后,一般是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但在遗嘱人立有遗嘱的情形下则按照遗嘱继承办理,也就是说遗嘱继承要优先于法定继承。
最后,立遗嘱人在遗嘱中未处分的财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依法办理。根据《继承法》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之规定,在立遗嘱人没有将遗产在遗嘱中予以处分的,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综上所述,鉴于李先生的父母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将遗产由李先生来继承,但对于李先生的父母生前的存款,李先生的父母没有在遗嘱中进行处理,故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处理,依法由李先生与其妹妹各继承15万元。
继承,关系着自然人死亡后财产的传承,事关千家万户。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后,从1985年起施行的继承法将被替代。从妥善管理遗产,到减少遗产纠纷,民法典在继承编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录像、打印等遗嘱形式被认可 【案例】张某父...
说到分家一般是子女与父母或众兄弟姐妹之间进行的,说的简单点分家其实也就是对家庭共同的财产等作出分割,因此在具体书写分家协议的时候,主要也就是关于财产分割方面的。那到底这个分家协议书应该怎么写呢?瑞律小编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分家协议书应该怎...
分家析产,指的是家庭成员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各自独立生活的行为。 一、分家析产应该如何来处理? 分家,就是把一个较大的家庭分成几个较小的家庭。 析产,又称财产分析,就是将家庭共有财产予以分割,分属各共有...
民法典正式施行后,公证遗嘱的效力是否还具有优先性,遗嘱形式有何新变化,无人继承的财产如何归属,外甥是否享有法定继承权对于这一系列热点问题,该篇为你逐一解读。 1.公证遗嘱与其他遗嘱相比是否仍具有优先效力?...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亲朋之间将孩子过继,但这是民间说法,法律上一般称之为收养,那么什么是孩子过继?孩子过继手续有哪些?孩子过继怎么办呢?本文会给你一个全面的答案。一、关于孩子过继问题,什么是孩子过继?什么是孩子过继?孩子过继是一种民间说法,法...
在现实生活中,子女对于遗产产生纠纷的非常多。为了避免纠纷,老人一般在去世前就会对个人合法的财产的分配达成协议并立下遗嘱。但是计划赶上不变化,立下遗嘱后偏偏又遇上了拆迁,导致房产灭失。那么,在房屋被拆迁后,继承人还是否能主张按照遗嘱继承来继承...
案例背景 我国现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年老体衰后需要子女赡养,包括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目前家庭养老仍是主要养老方式。儿媳与公婆之间本无血缘关系,只是因婚姻形成拟制血亲关系,双方情感和责任的纽带是配偶,然而世事难料...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独生子女不是唯一的法定继承人)法言俗语独生子女能否百分之百继承父母遗产?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数量大幅增长,根据中国人口科学研究显示,2020年全国独生子女的数量在2亿左右,这意味着有...
1965年2月,当时还是中年的赵老太在离异多年后,带着自己的儿子刘某与同样是离异后带着两个女儿的高先生再婚,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共同生活,刘某及两个女儿均已成年,婚后双方没有再生育子女。1994年6月高先生死亡,赵老太也是年老体迈,身患多种慢...
案例介绍:莫*爷有三个儿子,儿子们结婚后都已搬出去单过。老伴早逝,当年家里也没什么财产。莫*爷年岁渐老,担心身后儿子们争财产,就早做准备,写了三个儿子均分遗产的遗嘱。莫*爷在逐渐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后,没想到儿子们竟然都拒绝赡养他。莫*爷寒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