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规定来自《反家庭暴力法》,这是反家暴领域很重要的一项制度。
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老人、小孩、女性、男性,都有可能遭遇家暴。
那么,遇到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办?
首先是要报警。
有公安机关介入,可以及时制止暴力、保护自己,也有利于调查取证、留下证据,以免事后难以证明。
举个简单的例子:受过伤比较容易证明,比如就医记录,但伤是谁打的?这个问题时候可不一定好证明,所以要及时报警。
与此同时,还可以及时寻求律师、社工或者妇联等群体的帮助。
在我们实际处理的家暴案件来中,妇联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与公安机关的沟通以及协助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等事情上。
报警后,还要记得及时要求派出所出具报警回执,以便跟进案件的处理。如果警方认为情节较轻,没有作出处罚,那就要争取告诫书。
然后,还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这时候,刚才讲的报警回执和告诫书就很重要。有报警回执作为证据,方便向公安机关调取相关的材料;有告诫书对家庭暴力事实和行为的确认,人身安全保护令得到法院支持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有什么用呢?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最高院的规定明确了其他措施可以包括:
(一)禁止被申请人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侮辱、诽谤、威胁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二)禁止被申请人在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的住所、学校、工作单位等经常出入场所的一定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活动。
最高院的规定还明确了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处理。
最后,我想说的是,家暴不是家务事,家庭也不是法外之地,任何理由都不是实施家庭暴力的借口。希望大家都能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家和万事兴。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婚姻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近日据12309中国检察网消息望谟县人民检察院日前公布了贵州一女子因长期被家暴而故意杀人案件的起诉书据起诉书,贵州省望谟县一女子婚前与他人恋爱怀孕后堕胎。其丈夫入赘后,常酒后因女子的婚前行为辱骂、殴打女子。女子曾因此割腕自杀,送医及时才幸免...
家暴是违法行为,甚至于可以导致犯罪,针对家暴,受害人可以采取向居委、公安机关、法院等机构/部门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家庭暴力,法律上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
家庭暴力是违法乃至犯罪行为,我国制定有《反家庭暴力法》,其明确指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家庭暴力不可取,对于遭...
导读:婚姻生活是美好的,可在美好的婚姻生活中,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令人难过或者不知所措的事情,家庭暴力就是婚姻生活中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问题。假如不幸遭遇了家庭暴力,那么我们该如何保全自己,维护自身权益?想离婚的话,又该如何收集证据呢?看律师为...
家暴是违法犯罪行为,任何家暴都应当被制止,我国制定有《反家庭暴力法》,对家庭暴力的定义以及相应的预防制止措施给以了明确。 先来看什么家暴?家暴并非就只是身体的暴力,也包括精神的暴力。《反家庭暴力法》第2条...
家暴是违法行为,我国制定有《反家庭暴力法》,用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
201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是指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
家暴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涉及犯罪。我国制定有《反家庭暴力法》,专门性的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法律约束。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人民法院为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免受施暴人实施的身体和精神等暴力行为做出的一项司法救济措施。 人身安全保护令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事后处罚的补救手段,通过事前和事中干预方式,增加了对家庭暴力的司法干预方式和干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