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相关的法律法规(人类控制基因发展的法律或者条约)

2023-06-06 06:21发布

基因检测相关的法律法规(人类控制基因发展的法律或者条约)

1.人类控制基因发展的法律或者条约

以下摘自两篇博客 专利法修改剑指“基因窃取” 2009-09-28 /2008/08/27/793.shtml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医药研发和动植物新品种开发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不经生物资源来源地国家的同意,擅自利用他国生物资源进行医药开发,并申请专利,获得垄断利益。

我国野生大豆遗传资源流失、“北京鸭”遗传资源流失,就是典型的案例。 为切实防止遗传资源流失,有效遏制这种“基因窃取”现象的发生,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专门增加规定:遗传资源的获取或者利用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

所谓遗传资源,是指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者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遗传资源所包含的丰富生命遗传信息,对生物制药、动植物育种、生命科学研究等有重要意义。

防生物资源流失 专利法修改剑指基因窃取 2009-09-28 在这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介绍,为防止非法窃取我国遗传资源进行技术开发并申请专利,草案增加规定: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申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无法申明原始来源的,应当说明理由。并明确:遗传资源的获取或者利用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

很多国人只知道“北京烤鸭”好吃,却不知道“北京烤鸭”的真正原料并非北京鸭,而是以中国“北京鸭”配种繁育出来的英国“樱桃谷”鸭。这正是由于中国本土物种遗传资料的流失,真正的“北京鸭”已几乎绝迹。

中国在100多年前向西方输出北京鸭的物种时没有获利,现在引进英国的“樱桃谷”鸭种,反而还必须用外汇购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本土物种遗传资料的流失,我国政府早已警觉,正在采取包括立法在内的各种手段。

国务院提交给8月25日开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的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中就增加了强化遗传资源保护的条款。 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惊人 中国本土物种遗传资源的流失绝非“北京鸭”一例。

环保部近日公布一份资料指出,中国本土物种遗传资源流失状况堪忧,由于本地物种资料保护意识落后,中国正成为发达国家攫取遗传资源的新目标。中国的野生大豆(4297,26.00,0.61%,吧)、奇异果甚至家禽都被发达国家拿走,“混血”改良后再重新用来抢占中国市场。

大豆原产于我国,世界上90%以上的野生大豆资源分布在我国。早在1898年,美国就曾派人到我国调查和采集野生大豆品种资源,用来培育优质高产品种。

现在美国作物基因库中保存的大豆资源已达20000多份,使其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大豆资源大国,很多原产我国的大豆资源成了美国的专利产品。美国孟山都公司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品种,研究发现了与控制大豆高产性状密切相关的“标记基因”,向美国和包括我国在内的100个国家提出了64项专利保护申请。

其申请范围涵盖了所有含有这些“标记基因”的大豆及其后代、具有相关高产性状的育种方法及所有引入该“标记基因”的作物。该专利一旦申请成功,将直接影响我国大豆的科研、生产和出口。

孟山都公司这一作法被绿色和平组织称为“生物海盗”,并遭到抗议。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发达国家掠取生物遗传资源的重要地区。

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的确切数量难以统计。据估计,引进和输出的比例为1:10。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十分重视生物遗传资源,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采取合作研究、出资购买等方式,大肆掠夺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生物遗传资源,利用先进技术,开发出新的药品或作物品种,再申请专利保护,并将成果以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的形式高价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获取高额利润。发展中国家因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生物遗传资源的原产国、提供国反而成了受害国。

专利法修改剑指“基因窃取” 针对遗传资源的保护,国际社会早在十几年前就逐渐形成了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为代表的若干国际规则。 该公约于1993年生效,所确立的3项核心原则是:国家主权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和惠益分享原则。

但该公约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只是提出了若干原则,并未规定各成员国的具体权利义务,相关目标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国际协调和各成员国的国内立法予以落实。为此公约规定:“缔约方认识到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可能影响到本公约的实施,因此应当在国家立法和国际立法方面进行合作,以确保此种权利有助于而不违反本公约的目标。”

由于“基因窃取”多发生于生物资源丰富国家,其中又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关于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受到部分发达国家的阻挠。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一部分发达国家坚持认为,应通过在知识产权立法中要求专利申请人披露发明创造所利用遗传资源的来源等措施,促进遗传资源的保护。

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遗传资源来源的披露”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定为各国专利法协调的重要议题。印度、巴西等国家的专利法就加入了遗传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

瑞士、。


相关知识

    消费级基因检测路在何方?价值、价格、信息安全......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00

    随着测序成本的降低,面向普通大众的消费级基因检测曾被认为会创造行业神话,但据目前来看,市面上大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的盈利状况都不太乐观。在市场尚未规范、技术存在缺陷的情况下,野蛮生长起来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似乎让消费者并不太买账。打开某猫,搜索...

    “基因编辑”人人成神还是自我毁灭?122位科学家发联合声明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7 11:38

    霍金曾经发文警告:基因工程将带来超级人类;他相信未来富豪将能够编辑自己和孩子的DNA,改善记忆力、抵抗力、认知能力和寿命…不幸的是,对于非精英阶层,我们这些普通人终将被甩在后排,甚至被淘汰。人民网今天的新闻称,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

    两会有关刑事法提案(恢复集资诈骗死刑?加重拐卖妇女儿童量刑?增设妨害安全驾驶罪?)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4-20 14:21

      今年两会已在进行中,与往年一样,今年也有部分提案议案也与刑事法相关。  1  恢复集资诈骗罪的死刑适用  P2P网贷平台频频爆雷,涉案金额动辄上百亿,严重侵害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但惩罚力度却不够,对犯罪者缺少威慑力,...

    基因检测的概念是什么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4-20 13:12

    一、基因检测概念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是取被检测者脱落的口腔黏膜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种基因情况,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

    转基因法律法规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1:11

    管理机构 : 我国的转基因管理机构由科技部、环保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成,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主要立法 : 1992年,卫生部颁布了《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已废止),规定了转基因食品生产的审批和标识方法;199...

    转基因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关于转基因的规定)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10 20:31

    管理机构 : 我国的转基因管理机构由科技部、环保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成,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主要立法 : 1992年,卫生部颁布了《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已废止),规定了转基因食品生产的审批和标识方法;199...

    “基因编辑婴儿”案一审宣判贺建奎等三被告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5-09 13:50

    基因编辑婴儿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贺建奎、张仁礼、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实施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和生殖医疗活动,构成非法行医罪,分别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院审理查明,2016年以来,南方科技大学原...

    天赋基因检测,天赋基因检测多少钱一次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6 15:06

    天赋基因检测报告准确吗 天赋基因检测报告准确吗?检测最准确的是啥?新的检测结果与您预期的最准确的结果比对,是您是否真正做到按需制定康复康复康复计划的标准。根据机构统计,绝大多数的被检测者在相关的指南中需要在七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恢...

    ivd是什么意思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27 14:47

    医学 IVD :体外诊断产品。 IVD全名叫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中文译为体外诊断产品,IVD是指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以及药品,IVD作为医疗器械的分支,有特有的界定和法规监管。 IVD简介: 在国际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

    来源:法律法规 时间:2022-04-20 0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2019年3月20日国务院第41次常务会议通过 2019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7号公布 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维护公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