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涉嫌诽谤罪要判多少年刑
1、犯有诽谤罪的嫌疑人,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2、通常情况下,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罪名,但是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范围。
3、此处所讲的“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法院不受理。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因发生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以及引发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等情形,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检察院可以提起公诉。
二、诽谤罪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治安违法行为的不同。
首先,必须是有严重情节的诽谤行为,才会构成诽谤罪。
其次,如果是尚且不够刑事处罚的案子,违反了治安行政法规的,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再次,具有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在违法程度上比《刑法》里的诽谤罪,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里的治安违法行为要轻微。除此以外,还有以下不同之处。
(1)捏造虚假的事实可能构成《刑法》里的诽谤罪,而散布客观真实存在的事实不属于诽谤罪,只是会造成对他人人格、名誉的侵害。对于这种散布客观事实的行为,只要是法律上明令禁止公开宣布的内容,公开之后就会有损他人的人格权、名誉权的,也可构成民事侵权。发生这种情况时,描述的事实越是真实,对于被害人的侵权程度越严重。
(2)诽谤罪的犯罪对象不会是法人、社会团体、其他组织,而法人、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可以成为名誉侵权的被害人。
(3)在主观行为的过错方面,诽谤罪必须是直接故意,名誉侵权既包括直接故意,也包含过失行为。
一般来说,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权性质越为恶劣。
1\没有网络诽谤罪 2\区分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
诽谤罪是告诉的才处理的案件,你可以向公安机关控告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区分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
你好, 对于诽谤罪怎么起诉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
你好, 对于诽谤罪怎么起诉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
你好, 对于诽谤罪怎么起诉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
搜集证据去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权,造成损失的还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可以委托律师代理遭到别人微信诽谤,可以起诉吗留下证据,然后你想起诉的话,就看看你是否愿意花时间,用精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了。离职员工在朋友圈恶意诋毁前公司,公司可以起诉她吗不管是离职...
你好, 对于诽谤罪怎么起诉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
一、一教师称“希望大连疫情越多越好”被拘留 11月17日傍晚,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分局通报,一名幼儿园女教师因发布涉疫情不当言论,被行政拘留。 这名网民“黯然之后蓦然”于11...
1.窃取他人手机信息是否有法律责任 非法窃取他人手机属于违法行为。1、窃取者侵犯了隐私权;私自窃取他人不愿公开的个人隐私,并且向他人非法传播。违反了《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2、被窃取了信息的人,可以告窃取人侵犯其隐私权,对方可能承担的责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