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既是子女的监护人,也是子女的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但如果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不履行自己的监护职责或者说侵害了子女的合法权益,且经过人民法院劝说后仍然屡教不改,那么可能这个监护人的头衔就要被换掉了。
而父母失去了监护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对子女的抚养权,一般来说哪些情况会剥夺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呢?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虐待罪。因此,孩子的父母如果经常地、一贯地实施殴打行为,对孩子的身体或者精神心理造成严重后果的话,就面临受到刑事处罚的可能。
如果只是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偶尔有打骂、体罚行为,这种行为虽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但只要不是有意摧残和折磨被害人的肉体精神,一般不以虐待罪论处。
也就是说,只要父母在对待子女的教育、生活等方面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父母作为监护人而言就是不合格的。如果父母不是合格的监护人履行不了自己监护子女的责任,甚至保障不了子女的权益,那他们的监护权将会被剥夺。
出现以下七种情况时法院可将父母的监护权剥夺:
1、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将未成年人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的状态,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危险,经教育不改的;
3、拒不履行监护职责长达六个月以上,导致未成年人流离失所或者生活无着的;
4、有吸毒、赌博、长期酗酒等恶习无法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或者因服刑等原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致使未成年人处于困境或者危险状态的;
5、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经公安机关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部门三次以上批评教育拒不改正,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正常生活和学习的;
6、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情节恶劣的;
7、有其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咨询,欢迎联系律师。
一、父母的监护权可被剥夺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父母离异后,其监护人资格不受影响,但父母一方或双方作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明显不利的,法院可以取消一方或双方担任监护人的资格。父母因正当理由,不能亲自履行监护职责的,我...
一、什么是孩子监护权,关于孩子监护权的问题,法律有哪些规定? 关于孩子监护权的问题,民法通则有关于孩子监护权的规定,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这就是说,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是他们的法定监护人。父...
过度“鸡娃”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可是违法的,很可能会导致监护权被剥夺。奉劝各位家长在养娃时适当了解一下我国监护制度,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是一种权利,但更是一种义务。 1何谓监护人?...
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哪些人员担任辩护人 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下列人员担任辩护人: 1.律师。律师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具有律师资格并正在执行律师业务的法律服务人员。律师可分为专职律师和兼职律师,专职律师和兼职律师都可以被委托...
法定监护人可以放弃法定监护权吗 《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的,除非因死亡、或父母子女关系的依法终止、或监护权被依法剥夺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剥夺和限制。 无论离婚...
如何签署一份合法有效的忠诚协议?忠诚协议中约定哪些内容不会产生预期的法律效力? 1.关于忠诚协议的效力问题 公民对自己的身体享有支配权和处分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法律许可的限度内自由处分自己的人身自...
一、遗产法定继承顺序及比例是怎样的?继承开始后,并不是所有的法定继承人都可以参与遗产的继承,而是有先后次序,具有强制性。我们知道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
近年来,大量夫妻签订了忠诚协议,这反映了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进步,但只有正确使用法律工具才能真正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接下来,让我向你展示:如何签署合法有效的忠诚协议?忠诚协议中有哪些规定不会产生预期的法律效力? 1.忠诚协议的有效性 ...
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与精神病人是需要有监护人对其进行监护的,其中监护人最常见的身份可能就是父母子女配偶一类的身份,而从法律角度来说监护人是享有监护权的。 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与精神病人是需要有监护人对其进...
一、确定监护权要考虑哪些因素 1、行使未成年子女监护权的离婚父母一方,必须就其个人品格、能力、职业状况及其与子女间关系而言,能较好地照顾子女(尤其对年幼子女最好能亲自照顾),促其身心健康发展。对物质条件与精神支持而言,更应强调对子女在心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