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认罪认罚刑事案件(什么是认罪认罚刑事案件)

2023-06-06 23:08发布

什么是认罪认罚刑事案件

在司法案件的审理过程之中,不少主体会承认自己的罪行,我们知道,若主体主动交代案情,减轻司法机关的审理压力,那么该认罪的行为,可以争取得到减刑处理。 一、根据刑事法律的规定认罪是什么意思?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 第九条 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 第九条 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也即认罪就是承认自己罪行的行为。 二、量刑的基本方法 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的方法 对于具有刑法总则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等量刑情节的,先用该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再用其他量刑情节进行调节。 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实施细则(试行) 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四、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构成要件: 1、认罪须在当庭; 2、认罪的程度只要求犯罪人承认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 3、认罪的内容: a、只要求犯罪人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 b、不要求承认指控的罪名。 4、当庭认罪,但没有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或者简易程序的,仍可以认定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 五、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从宽幅度须考虑因素: 1、犯罪的性质; 2、罪行的轻重; 3、认罪程度; 4、悔罪表现等情况。 根据刑事法律的规定认罪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说,认罪的行为,就是向司法机关的侦查人员,担保自己的犯罪行为,并且提交确切的证据,减轻司法机关的审理压力,对于那些认罪态度比较好的行为,一般都可以得到减刑处理。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准确及时惩罚犯罪、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推动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认罪认罚的认罪是指什么? 《刑诉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显然,这里的认罪应该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而不是对起诉书指控的罪名的认可。对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理解,可以参照......

案件有争议,但仍想启动认罪认罚程序,怎么做?

一、启动原因什么是争议案件?即案件中存在部分的指控证据缺失、量刑的档次比较模糊、法律定性有疑问等等这些情形。在这种争议案件中,很多时候控辩双方对行为人构成犯罪没有异议,但是对于部分证据是否充足有异议,或者案件的法律定性有异议等,没有办法形成共识。我举个例子,例如:同一个犯罪行为中多笔盗窃事实,其中某一笔盗窃事实的证据有缺失,但公安机关移送时把这一笔事实也加上去,而辩护律师认为这一块不应该成立;受贿犯罪中,数额较大到数额巨大这两个档次之间的具体受贿金额存在疑问;如果是非法经营案件,可能涉及犯罪数额......

认罪认罚法庭发问什么(开庭后认罪认罚)

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侦查讯问是侦察机关为了查明是否犯罪和犯罪情节而对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进行的面对面地审查发问。它是依据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而进行的一种侦查活动,也是每个案件必经的程序之一。公安机关根据内部分工将侦查讯问,称为预审。讯问的对象是:(1)依法逮捕的人犯;(2)依法被拘留的人犯;(3)不需要逮捕、拘留的被告人。目的在于查清案件的全部情况,收集证据,同时也利于讯问对象......

什么是认罪认罚刑事案件(什么是认罪认罚刑事案件)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