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谷滩杀人事件嫌犯一审被判死刑,死刑复核程序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该案件是属于一审刑事案件,中级法院作出死刑判决后,被告人不上诉的,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四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五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如何算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生效之日,而不是指判决执行之日。因此,罪犯在判决生效后尚未送监执行的期限应当计入2年考验期内;但是对罪犯在判决生效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在2年考验期内。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是指对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直接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至裁定减刑之日之间相隔的时间应计入有期徒刑的刑期内,但罪犯在死缓判决生效前先行羁押的日期和缓期执行的2年考验期不能计入有期徒刑的期限内。
如果从法院作出减刑裁定的时间起计算刑期,等于延长犯罪分子的实际服刑期。因为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到法院作出减刑裁定书之日,还有一段时间,如果不计算在有期徒刑期限内,等于延长了犯罪分子的实际服刑期。
这些案件的共同特点如下:第一,在案件性质上,被错误裁判的死刑案件大多为杀人案件。因为,总的来说,杀人案中被告人被判死刑者较其他罪案中被告人被判死刑的明显居多。第二,从错误裁判的性质看,死刑案件错误裁判基本上都是事实认定错误,而非适用法律错误...
杨佳袭警案是在2008年7月1日发生于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内,导致六名警察死亡、四名警察和一名保安人员受伤的重大袭警刑事案件。杨佳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2008年11月26日上午在上海被执行死刑。 事件经过: 2008年7月7日 上海警方披...
死刑一定要经过死刑复核吗死刑案件判决后,必须经过复核程序核准。刑法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对于保证死刑的正确适用,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为了依法及时打击现行犯罪分子,人民法院组织法规...
死刑复核发回二审重审是按一审程序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死刑的,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发回第二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三百五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死刑的,根据案件...
被判处死刑,上诉是被告人的权利,无论能否改判,都是一次机会,不建议轻易放过。死刑案上诉不是复核,死刑复核权在最高法院,复核时间有长有短,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不确定。
被判处死刑,上诉是被告人的权利,无论能否改判,都是一次机会,不建议轻易放过。 死刑案上诉不是复核,死刑复核权在最高法院,复核时间有长有短,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不确定。
2022年3月14日,据四川乐山中院消息,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近日,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李健执行死刑。检察机关依法派员临场监督。 2017年12月14日18时左右,四川乐山的王某欣从自己家中外出至附近的绿心公园散步...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一、刑诉法(2...
一、死刑复核程序适用范围 第一,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是否都必须适用死刑复核程序的问题。那么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一审二审死缓案件应当说是无需经过死刑复核程序的这个在法律上、理论上、实践上,应当说都不存在问题,如: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
1月7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广西凭祥杀害幼童案罪犯覃鹏安于1月4日被执行死刑。覃鹏安受审现场。(资料图片)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确认:覃鹏安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凭祥镇南山村农民,因生活不如意和相邻琐事产生报复杀害幼儿...